艺文走廊 ✐2015-04-01

人生四梦(一)

桃源梦

殷颖

 

  魏晉时代文风鼎盛,建安文学的曹氏父子,独领一代风骚;许多著名文人墨客都在魏晉间问世,其中有不世出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有大书法家王羲之等,但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所以也是一个消沉与颓废的时代。士子皆以饮酒赋诗为尚,其中著名者有竹林七贤,以及陶潛等。陶渊明的“田园诗”尤为晉代文学瑰宝。陶氏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官职,归回田园。陶氏人格高洁,性爱自然,喜好读书,赋诗著文,不慕荣利,为我国著名的隐逸田园大诗人。惜生活困顿,中年而卒。

寻觅归隐的旅途

  陶渊明著名的“桃花源记”,全文仅四百字: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異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发垂髫,並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歎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誌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誌,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此文应为陶氏虛拟的一个境界,因当时朝代更替频繁,杀伐不止,民不聊生,社会黑暗,吏治腐败。他要在心灵中建构一个美好的所在,可以逃避现实,使精神得到解脫与滋养,便创作了“桃花源记”。他的这个理想世界,历代以来为许多人所认同,成为一篇不朽的传世之作。陶潛的这篇短文虽仅四百字,但他写景、写人、写桃源境內平靜美好的简单生活,勾画出隐逸者的心态,令人向往的“桃花源”,即为绝境,也为绝文。


桃园问津图卷(部分)
明代 文征明作品

潇洒的酒国之徒

  陶渊明隐逸避世的理想,成为历代文人流传的桃源梦;此梦由魏晉筑起,历代不衰,陶渊明与其同时的一些士子菁英,多不入仕途,宁枵腹吟诗。王羲之放浪形骸於流觞兰亭,竹林七贤刘伶等终日饮酒,不问世事,成为当时一种风尚。他们应受道家影响,以清靜无为为高尚品德。此风衍行数代,至今仍有人在做桃源梦,在陶潛的美梦里徜徉,在这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知识分子梦中,逃避一下纷扰痛苦的现实,舒展一下紧张的神经,有时候还是很必要的。此种消极避世的人文思维,源自老庄,成为历代文人萦怀的趋向。
  “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臂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的英雄世代在詠叹中结束了;刘伶在饮酒中,浪掷了他宝贵的生命;陶潛则在“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境中逐渐枯萎。这些萧瑟的人生哲学,为中国的士子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林语堂便说,中国的士子在朝为官时都服膺儒家,但一归林下,便都成了道家,所以陶潛的诗与刘伶的酒,都在不知不觉中渗入了中国士子的意识,至今影响仍在。

积极入世的正途

  基督教进入中国才一,两百年,浸淫中土的时间尚短,无法与佛,道相比,而基督徒的知识分子,有时也还摆脫不了由魏晉以降的避世念头,这种出尘入圣的想法,甚至连耶稣的门徒也不例外。
  一次,耶稣带三位门徒登上高山(马太福音17:1-8),基督在门徒前改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放光,而且摩西与以利亚先知也同时显现。这幅景象真是太美了,彼得不禁高兴地对耶稣说:“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在此情此景之下,谁不想远离世俗尘嚣,过一下神仙的生活,彼得真是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但耶稣所关切的仍然是山下困苦流离的众生,所以仍然要门徒下山,进入凡尘,才可拯救世人。
  中世纪避世苦修的风气曾盛极一时,许多修道士爬上高山,住在巖穴中与世隔绝,整天读经祈祷,甚至老死於洞穴中,无人知晓。修道院虽在世间,卻院门深锁,不闻世事,修士都在院內靜修。这样便可达到灵性高峰,避开世上的罪孽吗?否。修士虽人人备有皮鞭,不时自我鞭笞,借以驱逐肉体的情慾,但也多半无用。当初马丁路德便是修道院中的修士,他虽避开了世事,但內心仍得不到平安,最后才決定走出修道院,进行宗教改革,体现了“因信称义,赖恩得救”的圣经真理。人必须在上帝面前逐日认罪悔改,才可得到內心的真正平安,所以基督徒不应避世,必须进入世界,才可救世。
  基督徒的“桃源梦”应该甦醒了。(下期续)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点点心灵

春吶 ✍音凝

点点心灵

“比”的生命哲学 ✍湮瀅

寰宇古今

比理.桑岱 ✍史述

乐趣飘送

萧邦 Frederic Francis Chopin ✍郁韻灵

点点心灵

天生丽质 ✍余卓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