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14-09-01

成功是什么?

—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

石衡潭

 

“耶和华啊,荣耀不要归与我们,不要归与我们;要因你的慈爱和诚实归在你的名下。”(诗篇115:1)

  2007年,一部沒有美女,沒有爱情,沒有明星的描写普通战士军营生活的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红遍中国,不仅各地电视台一播再播,老百姓街谈巷议,而且围绕许三多和许三多精神的讨论还在各大媒体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为什么?我想这当然归功於该剧本身制作的成功,但又不仅於此,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切合了当时的社会心理背景,充当了大众情绪的发洩口,一如2005年风靡大陆的超女。在某网站关於士兵突击火爆原因的调查中,在反映了我军真实生活,战爭题材的吸引力,面具时代的另类,许三多傻得可爱,还有其他原因的诸多选项中,百分之百的观众选择了面具时代的另类。在另外一个网站的调查中,许三多傻得可爱获得了67%的投票。

《士兵突击》恰逢其时

  人们之所以喜欢许三多的另类,傻与实,恰恰反映出这个时代普遍的情況是提防,冷漠,浮躁,欺骗,狡诈。在2007年8月13日的新週刊上发表了陈漠的文章“有一种毒药叫成功”,该文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时代的顽症:

“现代社会有三粒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无休止的购买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恋物成瘾;性自由以人性为噱头,以性爱为药效,不断释放暖昧与激情的煙幕弹,纵欲成瘾;而成功学则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於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年轻人投身其中,投机成瘾。三粒毒药中,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

在一些大城市,不少时髦男女对成功学趋之若鹜。两三天的成功学课程,学费高达数千元,可常常人满为患。可以说,全社会都在以“豪宅,宝马,年入百万”为成功标准,全民都陷入一种成功且速成的疯狂之中,已经成功的想更加成功,沒有成功的比成功的更想成功。全民炒股买基金,地下钱庄遍地开花,六合彩等赌博无孔不入,直销传销愈演愈烈,都是这种疯狂的表现。可是在疯狂过后,或者说在疯狂的间隙,人们稍微冷靜一点,就会发现,真正成功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依然故我,还有不少人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在这种背景下,士兵突击悄然出现,逐渐升溫,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失败的人们需要安慰,也需要新的出路,而士兵突击恰恰适时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要。

对许三多精神的实用化

  许三多不是一个走捷径的人,他看上去木木讷讷,窝窝囊囊,但他诚实有耐性,咬定目标不放松,最后仍然被人青睐,获得成功。而头脑灵活,行动机敏,见人下碟的成才卻反而落在了许三多的后面。人们从许三多的身上看到了希望,虽然眼下困顿,可只要坚持下去,还是会获得成功。这样,许三多成为了另类成功的典范。应该说,不拋棄不放棄的许三多精神还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这比傻根闭上眼睛不相信天下有贼的幻觉強多了。我们在圣经中也能夠找到许三多精神的源头。

“耶和华必不丟棄祂的百姓,也不离棄祂的产业。”(诗篇94:14)
“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来书13:5下)
“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雅各书1:4)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马太福音24:13)

我们知道:正由於神不拋棄我们,我们才不能拋棄他人,我们也才获得不放棄的信心与力量。如果沒有这一点,仅仅靠人的力量,我们是坚持不下去的。现在的问题还不在於此,而是人们把这一点点可怜的许三多精神也改变了方向,将之实用化功利化庸俗化了。在一个省级卫视的谈话类节目讨论士兵突击时,主持人问在座的女性愿不愿意嫁给许三多这样的人,当时就有一个时髦女郎应声回答愿意,並且一一说明理由:

“第一,许三多憨,不怕苦,我可以叫他玩命掙钱,供我花;第二,许三多实,不怕累,我可以叫他全包家务活,我轻松。”

这还不算什么,更有意思的是当时许多的电视台在讨论如何把许三多精神引入企业管理之中,让员工个个像许三多一样踏实肯干,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大的效益。每次看到这类节目,我都会哑然失笑。

时下的两种成功观

  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我觉得关键还是人们的成功观出了问题。不管是一日彩票中大奖那样的快,还是像许三多这样埋头苦干的慢,人们盯住的现实的成功,说白了就是一个“钱”字。“有些人恨不得在自己脸上都刻一个‘阔’字。”时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的这句话成为了2007年的经典语言。他认为,一些广告用词中反复出现的“至尊”,“豪宅”,“奢侈”,“顶级享受”等字眼,严重影响了首都的和谐氛围。虽然市长的仗义直言难能可贵,但这卻是一种普遍的心态,不是某个个人所能扭转的,而且我们看到,这种虛荣心甚至都传染到孩子们身上。在周星驰的电影长江7号中,周星驰扮演的那个农民工,尽管自己身分低微,卻要把自己的儿子送进贵族学校。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那个真正的富家孩子竟然在这个穷孩子面前如此炫耀:

“这个玩具叫长江1号,全世界只有两个,一个在这里,一个在美国总统女儿的手中。”

这真实虛荣到家了。可以说,目前主要有两种流行的成功观念:

一.过人人所羡慕的生活。所谓的事业成功,就是有钱,有地位,有势力,具体来说就是豪车,豪宅,豪华场所,豪华消费等等。这是主流,是很多人都梦想和追求的生活。
二.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生活适意,随心所欲,丰俭随意,想干什么干什么,不想干就歇着,一切要自己顺心与快乐。这是少数人想要的,他们中真正坚定的不多,常常到最后还是被主流席卷而去,或者沒有真正的心安,只是一种无可奈何。一个大学生这样来描述自己的真实心态:

“一边是校园,一边是城市;一边是书香墨影,一边是衣香鬓影;一边是淡泊如菊,一边是欲望如潮,我行走於两端之间的钢丝上,小心翼翼。”(喻书琴“东离西有多远?”)


奧格.曼狄诺著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这两种成功观念看似大不相同,实际上相差无几。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自己为圆心来规划生活,都是以自己的满意度,舒适度为标准来衡量人生的成功与否。这两种成功观都给人带来极大的误导,特別是第一种。美国作家奧格.曼狄诺(Og Mandino)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The Greatest Salesman in the World)一书在国內十分畅销,有多种版本,成为无数追求成功者的圣经,其中最经典一句话就是:

“只要你渴望成功的決心足夠大,你就永远不会被失败击垮。”

此书中还有一句话也很雷人:

“失败就是一个人沒有能力达成他的人生目标,无论这目标是什么。”

这两句话,前一句话豪迈,是从正面说;后一句话刺激,是从反面说。它们似乎都是励志良言,但其实是一种唯意志论,就是把主观意志的力量夸大到无限,甚至到了完全不顾客观现实条件的程度。这与我们曾经所宣扬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又有什么二致呢?只不过把在政治高压下集体奋斗的目标变成了经济利益驱动下个人渴望的前景而已。历史的教训已经夠惨了,可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前仆后继。传销屡禁不止就是活生生的实例。有的传销者虽然困顿多年,可还是怀揣着有朝一日跻身高层,坐收渔利,日进斗金的梦想,癡心不改,而把失败归於自己的努力不夠,決心不強。最后,不仅自己不能自拔,还把许多的亲友牵扯进去。这样的血淚故事新闻媒体报道多了,在生活中我也常常不期而遇。

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那么,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呢?真正成功的人又是什么样子呢?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成功就是实现了神在我身上的计划,就是我活在神的心意里,就是荣耀神並且以神为乐。

“就是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所作成,所造作的。”(以赛亚书43:7)
“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马太福音5:16)

其关键就是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以神为中心,向罪死,为神活。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祂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2:20)

  耶稣曾经祝福过八种人: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溫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飢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马太福音5:3-10)

这些人也许沒有显赫的地位,也沒有万贯家财,沒有呼风喚雨的能力,也沒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但他们是蒙神祝福的。蒙神祝福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他们的功业存到永远。
  在中国近现代的改革进程中,出现过一批这样的人。唐国安为清华学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廉洁奉公,身无长物;请客要夫人临时变卖物品;自己生病不用公费医疗而用私人礼金;随身手提包中装的是清华基金帐目。他的谦虛谨慎,富於同情还体现在学生们给他编的顺口溜上:

“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可是不见得。”

林巧稚在決定自己命运的考场上,毅然不顾落榜的危险,及时救助中暑晕倒的考生。在行医生涯中,她曾长途奔波,救人母子,不但分文未取,还留下金钱以助贫穷。吳贻芳两次谢绝国民党政府让她出任教育报部长的邀请。晏阳初从美国获得博士学问后去河北定县开展农村教育,甘心侍奉农民63年…
  正是以活出基督为职志的他们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社会,谁又能说他们不成功呢?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基督教文学的持久力 ✍于中旻

谈天说地

撒种 ✍于中旻

寰宇古今

集明币,看明朝 ✍曲拯民

谈天说地

白色的怀念 ✍吟萤

谈天说地

赔罪与献祭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