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心灵 ✐2013-06-15

成大器者之八律

陆国城

 

  一个人要成为社会之大器者(有用之人),必须做到八律(八条标准),成大器並不是要当官,掌权,财富。而是在人的思维,修养,品质,心灵上有很高的境界。在社会上做个有用的人,即:

1. 遇诈之事,宽容不言:察觉出来別人对你的狡诈之处,有宽容的心,不愤发在言语上。
2. 受侮之情,沉靜不怒:受到別人侮辱的情形,沉着不发怒,脸色毫不改变。
3. 知人有过,饶恕於人:观察到別人有错误,饶恕他人不宣扬。
4. 帮助於人,不求回报:给別人以帮助,恩惠,乐善好施而从不记在心中,这是爱的表现。
5. 滴水之恩,铭记毋忘:受到別人的恩惠,要永远记在心里,要涌泉相报。
6. 识人之才,授之予权:认识到一个人的才能,就大胆让他去做可以做的事,就让他拥有发挥才能的权利。
7. 知己知彼,有容乃大:善於谋划的人,首先要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再者才是筹划具体的事情,心胸宽广。
8. 神施恩典,崇敬终身:上帝拯救人类,宝血洗尽人类罪恶,我们终生崇拜神。

这八侓谈何容易,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书13:5,7)

1. 遇诈之事,宽容不言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遇诈之事层出不穷,我们应如何去应对?就是包容。包容是人生最大的智慧,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我们人的一辈子是短暂的,在这悠悠岁月中,不能生活在愤恨埋怨中,应沐浴在人生快乐幸福之中。能夠包容別人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最幸福的财富。包容並不是欣赏,也不是包庇別人的过错,而是让他知错必改,这才是包容的目的。圣经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马太福音5:39-41)

我们对人有这样的包容修养,就是世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真正优雅的人,必定有包容万物,宽待別人的胸怀;真正高贵的人,面对強於己者不卑不亢,面对弱於己者平等视之。

2. 受人之侮,沉靜不怒

  受到別人的侮辱,训斥,不动容,尽量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为舜乎!’”(礼记.中庸)

孔子说:舜真是具有大智慧啊!他喜欢征询別人的意见,就算是浅近的话,也欢喜省察它的含意。把別人的错误和不好的意见隐藏起来,同时又表扬別人正确的好意见,最后再将众人的意见,所有过与不及之处都加以折衷,取其中道,施行於人民,这就是舜为天下百姓所拥戴,与津津乐道的缘故吧!感受宽容的大爱,才是真正的人生观。爱,在沉靜中永恆。无需奢求,爱不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感受,一种心灵交织的火花;无需刻意,爱,不是一种得到,是一种融化,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无需承诺。

3. 知人有过,饶恕於人

  觉察到別人诡诈,狡诈,有错的话,愤怒不形於言表?受人的教导,教诲,训斥,不动容,尽量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观察了解到別人的过错,错误,不宣扬,不张扬给他人?因为“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篇51:5),我们人生的一切罪都是过。孔子与子贡有这样一段话: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其意是有人提出:別人得罪我,我要以德报怨吗?孔子反问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孔子的意思是:你饶恕了別人,別人是否饶恕你?孔子的思维与神对“饶恕”的真理相比,是何等庸俗,差之远矣!圣经中说:

“…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马太福音18:21-22)

七次,七十个七次。千万別误会,不是搞数字遊戏,而是耶稣基督教诲我们如何饶恕別人。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大才朴实无华,小才华而不实。

4. 帮助於人,不求回报

  有人说:“我从来不要別人帮助的”,好大的口气!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有护士接生,死亡后有人埋葬或火葬,如果沒有人帮助我们,在世上寸步难行。但帮助別人的时候,切莫图回报。给予別人的恩惠不用说出来让人知道,但受到其他人的恩惠心里一定要记住。受人之恩,铭记於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感恩,帮助可大可小,今天我帮助了你,明天別人又帮助了我。例如:家住重庆渝北区两路镇的樊女士一家四人,驾车途中堕进一个鱼塘。附近一位六旬居民胡天贵听到呼救声,跳进冰冷的鱼塘救人。不幸的是,胡天贵在救起二人后瘫倒岸边,留下一句“我累,歇一会儿”后,再也沒醒来…日前,四十七岁河南人贺先生途经上海浦三路新浦路时,救起一个落水的十岁男孩,因水深五米,他差点搭上性命。家长闻讯赶到立即抱小孩离开,“他朝我看了看,一句话沒说就离开了”,贺先生搖搖头说。这就是人性,在社会上屡见不鲜。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钱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过多少人,有多少人怀念你。生意人的帐簿,记录收入与支出,两数相減,便是盈利。人生的帐簿,记录爱与被爱,两数相加,就是成就。

5.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无论別人给予我们多少,我们都要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35)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受了,就应以德报恩。现在的学校都进行感恩教育,这首先是一种美德,应该颂扬…內心铭记別人对自己的好,这样你会感觉到自己的幸福,生活的美好,从而更积极的去投入,教育人要感恩。论到“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方面的经典例子莫过於明·冯梦龙醒世恆言卷十九,“衔环结草”的典故。释义-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其意是: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取胜;后者讲一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黃雀的性命,黃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也说“衔环结草”,不要漠视自己的能量,也不要小看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心态平靜下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想问题,做事情,及时清扫自己的心灵,施比受更为有福。

6. 识人之才,授之予权

  认识到一个人的才能,就让他去做可以做的事,就让他拥有使用才能的权利,知人善任嘛。例:刘邦能夠打败项羽,以少胜多,绝非偶然,原因当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在人才的问题上。历代刘邦是完胜,项羽是惨败。先来看刘邦。有一次在军营里,有两位年轻女子正在为刘邦洗腳,忽然有军士来报,说营门外有一儒士顽顽求见。刘邦说,现在是战爭年代,不见知识分子,便要军士将其赶走。结果那个儒生自己跑进来了,指着刘邦说:“有你这样对待长者的吗?”刘邦很不以为然地冒了句:“天下是靠嘴得来的吗?”而那儒生反问了一句:“天下是靠马治出来的吗?”刘邦一听,马上顿悟,腳也不洗了,就光着腳对那位儒士以礼相待。而这位儒士便是鼎鼎有名的高阳狂生郦食其,秦朝陈留县高阳乡(今河南开封杞县西南)人。人少年时就嗜好饮酒,常混跡於酒肆中,自称为高阳酒徒。郦食其投奔刘邦时,已经年过六旬,堪称是“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他献策攻下陈留,使沛公的西征军获得许多粮草和辎重物资,解除了后顾之忧。在楚汉两军相峙苦战难解难分情势被动的局面下,他建议汉王夺取荥阳,佔据敖仓,获得巩固的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
  而在对待韩信的问题上,当时韩信带兵左攻右打,功劳极大,有些人怕韩信造反,便建议刘邦除掉韩信。而刘邦沒有採纳,还将韩信封为诸侯。这下,韩信自然也只会死心踏地为之卖命了。可见,在这场人才战上,刘邦採取的战术是礼贤下士,广纳贤才,知错能改。不一定做得好,但改得快,这是其一大特色。

7. 知己知彼,有容乃大

  坊间有俗语:“善谋者,谋人在前,谋事在后”,从此句中可以知道“谋”有分谋事与谋人。此句的意思是说:善於谋划的人,首先要懂得处理人际关系,再者才是筹划具体的事情。古人讲究天.地.人和一,因为做事情的是人,当然谋事前先谋人才是上善之举。所以,“善於谋人”如果只按字面解释成“善於谋划的人”,恐与原意有出入。应解释为“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处理人际关系,能容天下事情的话自然胸怀宽广气度不凡”,即知己知彼,前句对己,后句对人。但讲的其实都是处世为人的态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善於谋人,百战百胜。但“人无完人”,学会包容的人,也学会了生活;理解包容的人,也理解了什么是快乐。包容是一种心灵的凝聚,人性善良的结晶,人格至善至美的沉淀,道德的昇华,灵魂的淨化。所以懂得包容的人,往往洞察世事,练达人情。

“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为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则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菜根谭

这是一句名言。

8. 神之圣灵,基督之信仰

  欲成大器者,做到以上七条是远远不夠的,必须要有基督的信仰,这是人之根本。我们做任何事情,不是靠我们自己的能力,而是靠神的旨意。靜靜的心里,都有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尽管世事繁杂,心依然,情怀依然;尽管颠簸流离,腳步依然,追求依然;尽管岁月沧桑,世界依然,生命依然。守住最美风景,成为一种风度,宁靜而致远;守住最美风景,成为一种境界,悠然而豁达;守住最美风景,成为一种睿智,淡定而从神而来。人生最可怕的是什么?不是贫穷,饥饿,疾病,災难…而是信仰的缺失!有信仰的人和沒有信仰的人最大的差別:有信仰的人,即使失去了一切,一切还在神掌握之中,生命永远是美好的;沒有信仰的人,即使得到了一切,其实卻从未真正拥有,生命是飘浮不定的。我们相信神,祂“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篇16:11)。这就是欲成大器者,得以成为社会中的中流砥柱。

“骄傲来,羞恥也来;谦逊人卻有智慧。正直人的纯正,必引导自己;奸诈人的乖僻,必毀灭自己。”(箴言11:2-3)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寰宇古今

生物知趣:哭泣与淚 ✍苏美灵

谈天说地

书法起於永(一) ✍于中旻

谈天说地

行路人的困惑 ✍于中旻

谈天说地

清教徒移民登陆 ✍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