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13-03-01

沒见过的就不是真的吗?

—李安《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石衡潭

 

  经过三年的沉潛积累,李安终於又给人们带来新的惊喜与感动。3D电影的视觉冲击力是传统电影无与伦比的,这点已经为无数人的欣赏经验所证实,但仅仅靠技术是难以走远的。李安的长处在於,不光给我们以精美绝伦,令人震撼的视觉盛宴和想像力的海阔天空,魂遊象外,而且引大家进入对人性,人生的深刻思考。
  选择少年Pi作为主人公是耐人寻味的。少年期是处於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一个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儿童生活在梦幻世界,成人则生活在现实空间。少年人还保留有儿童的纯真,可又向往成人的成熟,迈向成长意味着梦幻一步步被现实挤压与驱散。一般来说,少年人会逐渐被成人世界所同化,但也有可能对这个世界形成冲击。少年派更是一个喜欢沉浸於自己幻想世界之中的人。小时候,他相信动物也有灵魂,所以,他很想亲手拿食物去餵老虎。幸好父亲及时赶到,才使他免於身体致残。随后,父亲用老虎无情猎食绵羊的血腥场面给他上了成人的重要一课:“动物和人有本质区別,忘记那一点的人就会沒命。”(Animal and person have substaintial distinction, forget that some people will die.)这是对万物有灵论的一种批判,它使Pi从此丟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Pi的父亲是一个理性主义者,凭理性来分析判断一切,对待信仰也是如此。他告诉Pi:“同时信不同的宗教就等於什么教都沒信。”(At the same time letter of different religions is not what to teach letter.)这是很有道理的。神是独一的,也是忌邪的。当然,神让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神也能以假神为台阶让人找到自己,Pi即是如此:他先通过印度教的毗湿奴知道有神,然后了解到真正的救主是为人类的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Pi的父亲还说:“怀疑作用巨大,它使信仰永保活力。”(Suspected enormous effect, it makes the religion activity.)这说明真正的信仰不是迷信,信仰与理性並无冲突,人要通过理性去思考信仰。也就是安瑟伦所说的:信仰寻求理解。父亲的思想对Pi有很大影响。Pi把自己的名字从“Piscine”改成了“Pi”,一方面是要洗刷自己在众人面前的恥辱,另一方面也表明对科学的崇尚。π(Pi)就是“圆周率”。 Pi说:“在那个像一间盖着波纹铁屋顶的棚屋的希腊字母里,在那个科学家试图用来理解宇宙的难以表述的无理数里,我找到了避难所。”

  当然,理性有其限制,正如Pi的母亲所说:“科学让我们看到更多外在世界,而信仰让我们了解內心。”真正的信仰超越理性,也決不是眼见为实这么简单。它不是幻觉与幻想,而是凭信心去盼望与看见。“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希伯来书11:1)Pi在二百多天的海上孤独漂流中亲身体认到了这一点。“最重要的是不要绝望。”(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despair.)若是完全凭眼见,兇悍的鬣狗,咆哮的老虎,早已经让他魂飞天外了;若是纯粹靠理性,一望无际的大海,洶涌滔天的巨浪,也足以粉碎他的任何希望。只有当他在惊涛骇浪,暴风骤雨中呼求神,感谢神,归向神的时候,他才有了勇气,希望与平安。“神啊,感谢你给我生命,我准备好了。”(God,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life, I’m ready.)神也给了他丰富的供应和奇妙的带领:在他与老虎渴的时候,降下了雨水;饿的时候,带来了飞鱼;在他们精疲力竭,奄奄一息的时候,送他们到了芳草鲜美,和谐宁靜的漂流岛;最终,更把他们平安地带回了溫暖的人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圣经中神给在旷野中行走的以色列人赐吗哪,降鹌鹑的神蹟,看到了以赛亚书11:6-7所描绘的场景:“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臥;少壮狮子与牛犊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牵引它们。牛必与熊同食,牛犊必与小熊同臥;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在茫茫大海之上,Pi与老虎的相处经历了恐惧,征服,管理的过程,可以说Pi与老虎等动物的关系最后达到了神所吩咐的境界:“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世记1:28)这一切都是真正信仰所带来的。

  影片呈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与场景,而它们又蘊含着丰富的隐喻与象征意义,人们由之可以展开无穷的联想与思考。影片中的作家在听完Pi的第二个故事后就用第一个故事来解释之:吃素的水手就是斑马,妈妈就是猩猩,廚子就是鬣狗,Pi就是老虎。当然,我们也可以作別的解释,如老虎可以看作是险恶的环境等等。人都贪图安逸,而险恶的环境或者逆境与患难,对於人是有益的。后来,Pi也说:“如果沒有它,我无法生存下去”。对老虎的恐惧,使Pi始终处於警醒之中,这也给了他每天生活明确的目标:捕猎海鱼来餵饱牠;这一切又消除了他的寂寞与无聊,更激发了他的斗志与创造力。老虎也可以视为人內在的慾望,罪性与邪恶。这些东西时刻蠢蠢欲动,一有机会就会跳出来,发动攻击甚至掌控人,撕裂人。在第二个故事中,Pi內心中的这只老虎就被兇残的廚子激发出来,最后派拿刀杀了他。人不能惧怕內心这只老虎,而需要勇敢地战胜之驯服之,要大声地对牠说:“这是我的地盘。” Pi与老虎的关系也隐喻了神人关系。Pi冒着生命危险给老虎供应食物,保全牠的生命,一直对牠不离不棄,悉心照顾,可安全到岸后,“我确信牠会回头看我,垂下耳朵,对我咆哮着跟我道別,但牠只是看着森林里,然后永远的离开了我。”人不也常常像这只老虎一样忘恩负义吗?神赐我们生命,给我们阳光,空气与水,供应我们一切的需要,但我们卻常常不仅不向他感恩,还违背旨的旨意,定意要走自己的道路。漂流岛上白天万物欣欣向荣,安详如梦,而一到晚上,池塘中的水卻会变酸,将水中的鱼儿毒死溶解,狐獴和Pi因在树上棲息而倖免。此处也蘊含着“生於忧患,死於安乐”的意思,太舒适的环境,条件会使人失去警惕,变得麻木怠惰,最后归於毀灭。只有随时警醒,不图安逸,才能保存生命,获得发展。圣经中也说:“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遊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5:8)人不要被表面的宁靜所迷惑,如Pi的父亲所言:“別被这些事物和光景蒙骗了,孩子们,社会很复杂。”(Don't be deceived by these things and scenery, children, the society is very complicated.)Pi在树上看到了包裹在层层花瓣中的人牙,才恍然大悟,马上离岛,继续前行。

  前来调查沉船事件的日本工作人员不相信Pi所描述的这种奇幻经历,因为他们从来沒有见过这样的事情,或者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大脑的推理,他们认为这样的事情決不可能发生,简直是匪夷所思。Pi只好讲了另外一个故事,或者说故事的另一种版本。他们也还是将信将疑,但又无可奈何。多年后,Pi又让前来採访的作家自由地选择相信故事中的哪一个。这其实也是让观众选择。第一个故事惊心动魄,也美好浪漫,但极不可信;第二个故事相对真实,卻残酷至极,惨不忍睹。其实,二者都是人性与世界的真实。它们最重要的区別是:一个有神,一个无神。选择有神就是老虎与狐獴和平与共,相安无事;选择无神就是弱肉強食,同归於尽。
  这部影片可以看作李安信仰上的思考与表达。李安在接受採访时说:“每个人心里都有Pi。”在影片中,他似乎都与Pi合而为一了。看得出来,他渴望信仰,渴望平安,但又有许多掙扎,甚至有一些混乱。他还沒有完全摆脫多神的观念,Pi在经历海难前,同时相信印度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信仰就像房子,可以有很多房间。”(Faith is like a house, can have a lot of room.)经历海难后,他又说:“发生了就发生了,为什么一定要有意义。”(Have taken place, why must be meaningful.)其实,沒有一件事情是偶然,苦难尤其具有意义。沒有神的允许,人的一根头发也不会掉落。如果不明白苦难背后的意义,那所经受的一切就白白经受了。影片中的这些表述都是信仰上不夠成熟坚定的表现。看来,Pi与李安都还沒有完全制服心中那只老虎。
  有意思的是:关於两个故事的选择,网上的发言情況显示,大多数中国观众尽管希望相信第一个,可是实际上大都认为第二个是真的。这说明大部分中国人还是比较现实的,还是根据已知来推测未知,按照经验来设计未来,而缺乏足夠的信心去接受那最美妙的安排,也就是说沒有信心的飞跃。就如Pi所言:“有些东西虽然並不合理,但你必须相信,他们很有力,你必须依靠!”(You will understand some things although not reasonable, you must believe, they are strong, you must rely on!)当然,更准确的表达在圣经中,在谈到进天国时,耶稣对自己的门徒说:“在人是不能,在神卻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马可福音10:27)保罗也鼓励腓立比教会信徒:“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书4:13)其实,李安与其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三年多信心的期待,換来的是梦想的飞翔。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寰宇古今

世纪交替思想范型与革命 ✍史述

谈天说地

回报 ✍刘广华

谈天说地

何以快乐难得? ✍余仙

谈天说地

“俱括来”如何来?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