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11-06-01

解毒“达芬奇密码”(六)

耶稣的婚姻与圣杯

黃钟

 

耶稣与妇女

  耶稣传道的日子,接触到的群众很多,其中妇女为数也不少。其中有几位特殊妇女,圣经都有清楚的记载。
  其中有撒马利亚的妇人,姓名不详,她与耶稣会面的场所是在雅各井旁,以下就是会面谈话的內容,很值得我们去省思;也可作为向布朗立论的回应。
  当日,耶稣与门徒路过撒马利亚境的敘加城,当时正值午正,耶稣感到行路困倦,就在雅各井旁坐歇,门徒进城去买食物。正巧有一个妇人出来打水。耶稣就向妇人要水喝,就这样展开了一段珍贵的对话。
  主与妇人谈话的內容非常重要,谈话的內容,也发人省思;妇人与耶稣的对话,一问一答,谈话触及真理核心,讲到救恩,灵恩,永生,相信接受,敬拜,神的本质等。这些充满真理的启示,涉及救恩原理,基要神学。都是信徒不可或缺的基要信仰。
  正当谈话进入高峰,门徒买好食物回来,看见耶稣和一个他们不屑往来的撒马利亚妇人谈话,心里是有许多的不满!耶稣执意的不理会门徒的情绪,还继续与妇人谈下去。门徒实在无法再忍耐下去,於是开腔对主说:“夫子,请吃!”何等不礼貌的示意!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听了这话,门徒感到纳闷,耶稣继续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你们岂不是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可以收割了!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沒有劳苦的,別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约翰福音4:3-38)
  耶稣与妇人的一席对话,也破解犹太人的惯例;也教育了门徒思想中的桎梏。说明了福音无疆界;沒有种族,性別,尊卑等隔阂。

  其次最突出的妇女,就是伯大尼的马大和马利亚,拉撒路的两个姊姊。
  耶稣到耶路撒冷工作的时候,经常带着门徒到他们的家中作客。在他们的家中也发生过三次不寻常的事件:


Christ in the House of Martha and Mary, ca.1654
by 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一.是耶稣和门徒到访,马大忙於接待;马利亚卻坐在耶稣腳前聆听教诲。马大心有不甘,向耶稣发出埋怨。然后,被耶稣一句话说穿了真相而化解,主说:“马大!马大!你为许多的事思虑烦扰;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路加福音10:38-42)到底什么是耶稣所指的“一件”?读经的人是讳莫如深!耶稣这种回应,不含儿女私情,而且是在门徒和马大一家人面前的公开答话,沒有任何需要解码!
  二.是小弟拉撒路因病去世,耶稣不在邻近,她们托朋友转告耶稣,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多么感性的祷告?圣经清楚说,“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马利亚)並拉撒路”。这里的“爱”非男女爱情的“爱”;而是他们在耶稣的心中,是一个可爱的家庭。好像我们对一个善解人意,天真活泼又有智慧的人,对他油然生爱。这种“爱”是很客观,很清洁,很率性的“爱”。结果,耶稣等到拉撒路死去,才到伯大尼他们的家中。这时,拉撒路已经死去四天,马大和马利亚心中是有许多委曲,见主的时候,言语间难免有些不满和怨气。最后,耶稣还是令拉撒路从死里复活。借着一个心爱的拉撒路之死,解释了死的定义,叫人明白肉体的“死”,不叫死,乃是“睡了”!(约翰福音11)
  三.是耶稣即将离世,再次来到伯大尼三姊弟的家。妹妹马利亚不动声色,拿着一瓶“真拿达香膏”来膏耶稣。这个举动,使整场宾主都感到楞住!大家都感到莫名,这是作什么?门徒中起了骚动,有人忍不住的发话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賙济穷人。”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
  耶稣卻说:“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作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所作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马可福音14:3-9)回应上一次耶稣所说“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马利亚已经选择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夺去的”。是否就是预言她这时所作的这一件“美事”。
  任何基督徒都知道,耶稣升天之际所吩咐的“大使命”,就是“传福音”,教导人,使人作主的“门徒”。今天传道人的使命就要传福音,使人作主的门徒;但是不要忘记:“也要述说这个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的叮嘱!

  耶稣周遊各城各乡传道的时日,同去的有祂十二个门徒之外,“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內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又有希律的家宰苦撒的妻子约亚拿,並苏撒拿和好些別的妇女,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路加福音8:1-3)
  这里提到几个妇女,她们经历过耶稣的恩典,由於感恩的心,就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传道的费用。用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传道经费,原沒有什么特別。耶稣和门徒各地去宣传天国的福音,当然需要生活费。这些费用肯定会有热心人士奉献,否则也不需要请加略人犹大“拿着钱袋”(等於现在组织里的司库)。这里最突出一点,就是提到这批妇女“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这说明一点,妇女在耶稣身上所作的,耶稣沒有不放在心上,沒有忽略不记载。


The Entombment, 1507
by Raphael, 1483–1520

  在耶稣钉十字架的俄顷,门徒四散,惟有“从加利利跟着祂来的妇女们,都远远的站着,看这些事”(路加福音23:49)。耶稣的屍体从十字架上取下来的时候,她们还勇敢的跟着去看安放的坟墓。
  七日的头一日,天还未亮,那些妇女带着香料,要去膏耶稣的身体。这些妇女是抹大拉的马利亚,约亚拿,雅各的母亲马利亚並撒罗米,还有其他的妇女。(路加福音24:1-11;马可福音16:1,9-10)这里又有一批的妇女,首先获得复活的耶稣向她们显现,並叫她们通知门徒。
  是基督徒一直以来,都追随耶稣的腳蹤,不分种族,尊卑,性別的传福音,教导人。尤其是对女性,从来沒有歧视的意思,特別是现代的教会,女执事,女牧师,女性的神职人员,在许多教会或普世的会议中,女性从来都沒有缺席。
  就以圣经的记载,也有被提名称讚的女执事,女同工(腓立比书4:2-3;罗马书16:1;哥林多前书16:19)。彼得讲道的时候还引用约珥先知的话说:“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他们就要说预言。”(使徒行传2:18)

耶稣与马利亚

  抹大拉是一个地方名,因为圣经中有许多女子的名字叫马利亚,所以为了分別起见,都会冠上地名或关系人的名字,以茲识別。新约圣经中共有七个马利亚:
  主的母亲马利亚(马太福音1:18)
  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约翰福音19:25)
  伯大尼的马利亚(约翰福音12:3-8)
  那称呼马可的约翰的母亲马利亚(使徒行传12:12)
  罗马城的马利亚(罗马书16:6)
  小雅各和约西的母亲马利亚(马可福音15:40)
  抹大拉的马利亚(马太福音27:56;马可福音15:40;路加福音23:49;约翰福音19:25)

耶稣与抹大拉马利亚及圣杯

  抹大拉位於加利利海西岸中部,在迦伯农西南约八公里,提比哩亚北四公里。此城建於主前一世纪,当时是一个兴盛的渔港,南北有两条交通大道,曾经一度成为著名城市。耶稣的时代,此城已经沒落,被迦伯农,提比哩亚所代替。福音书中又叫马加丹或大玛努他。(马太福音15:39;马可福音8:10)
  抹大拉的马利亚是来自这个城市,据说该城於早期建筑公路时,曾挖出一座坟墓,墓碑上刻有抹大拉马利亚之名。早期在意大利建有一座纪念马利亚的纪念堂。七世纪时被毀。十字军时期重建,后来又被毀。现今又在原址建了一座抹大拉马利亚教堂。
  圣经记载抹大拉马利亚,耶稣曾在她身上赶出七个鬼;她蒙恩之后,与一班妇女用财物供应主和门徒。(路加福音8:1-3)
  由於新约圣经中有多位名叫马利亚,有人将伯大尼马利亚误为抹大拉马利亚;亦有将在西门家宴中,用香膏抹耶稣腳的妓女,作为抹大拉马利亚。这些张冠李戴的情形,都是沒有必要的臆测,若真是这样,圣经当然会清楚记载,不会留下令人揣测的空间。
  新约圣经中关於抹大拉马利亚的记载,有以下的经文:

“有好些妇女在那里,远远的观看,她们是从加利利跟随耶稣,来服事祂的。內中有抹大拉的马利亚…”(马太福音27:55-56)
“有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在那里,对着坟墓坐着。”(马太福音27:61)
“过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並撒罗米,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马太福音28:1; 马可福音16:1)
“和祂同去的有十二个门徒,还有被恶鬼所附,被疾病所累,已经治好的几个妇女,內中有称为抹大拉的马利亚,曾有七个鬼从她身上赶出来,…都是用自己的财物供给耶稣和门徒。”(路加福音8:1-3)
“那告诉使徒(主已复活)的,就是抹大拉的马利亚和约亚拿,並雅各的母亲马利亚。”(路加福音24:10)
“站在耶稣十字架旁边的,有祂母亲,与祂母亲的姊妹,並革罗罢的妻子马利亚,和抹大拉的马利亚。”(约翰福音19:25)
“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她又将主对她说的这话告诉他们。”(约翰福音20:18)

  综合以上经文,说明抹大拉的马利亚,曾经是一位被七个鬼辖制的女子,与一批加利利下来的妇女,用经济支持耶稣的传道事工,可以说是耶稣传道的伙伴,她跟随耶稣十分勇敢,主钉十字架的时候,她沒有逃避现场;甚至目睹耶稣屍体埋葬安放,主复活的清晨,她第一个到坟墓,预备香膏膏主,是第一个传达耶稣复活的讯息。这些记载,沒有一处明示,暗示,她与耶稣有任何超友谊的关系;沒有描述耶稣与她有什么亲热的举动。布朗引用典外文献腓力福音Gospel of Philip)中一段记载:
  救世主的同伴是抹大拉的马利亚。耶稣经常亲吻她,爱她胜过其他门徒。其他的门徒很气恼,表达了他们的不满,他们问耶稣“你为什么爱她胜过爱我们所有的人呢?”
  另一段文字是引自马利亚福音书Gospel of Mary):
  於是彼得说:“救世主真的背着我们跟一个女人讲话吗?我们需要掉转方向,都听她的吗?祂是不是喜欢她啊?”
  利未回答:“彼得,你的脾气总是这么暴躁。现在,我发现你正在跟那个女人斗爭,简直把她视作敌人。如果主认为她值得爱,你又有什么资格来反对她呢?主当然非常了解她,那也是祂爱她胜过爱我们的原因。”
  还有更加胡说八道的是,布朗借着提彬说:“除了爱情还有其他的利害关系,福音指出,耶稣怀疑祂将会被捕並钉十字架。因此,祂就告诉抹大拉的马利亚,应该怎样在祂死后继续掌管祂的教会。结果,彼得对听从一个女人的命令非常不满。我敢说他是个男性主义者。”
  提彬強调根据未经篡改的福音书,耶稣沒有命令彼得去建立基督的教会,而是让抹大拉的马利亚去做。耶稣实际上是一个女性主义者。祂想让抹大拉的马利亚来掌管祂的教会。
  密码又引用古代被定为異端的文献诺斯底教派福音书Gnostic Gospels)內容记载耶稣与抹大拉马利亚的爱情关系。在书的页首写着:

“救世主的配偶是抹大拉马利亚”

  达芬奇所画的最后的晚餐是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和门徒在楼房上守“逾越节”。这一幅壁画是画在修道院的餐厅,画中的人物,也是根据圣经的记载,十二位门徒和耶稣。餐后他们就唱诗,步行过汲伦溪,往客西马尼园去祷告。这里面从未提及有任何一位女士出现。如果达芬奇在壁画上加了一位女士,或是将其中一位,画成女士,修道会当局哪会收货?


The Last Supper, 1495-1498 by 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按图放大)

  密码书中的提彬,编造说,“耶稣右边那个,就是抹大拉马利亚”。他说达芬奇意识到耶稣和抹大拉马利亚的关系,和彼得对马利亚的憎恨程度,所以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的衣服和马利亚的衣服正好对应。实际上就是宣告耶稣和马利亚是真正的一对。画中,耶稣的臀部和马利亚的臀部靠在一齐,而身体部分倾斜成“V”形,明显代表“圣杯”(圣餐杯)。“圣杯”並不是主耶稣与门徒守节时用来象征祂的“血”为世人流,作多人的赎价。布朗亵渎性的将“V”形解释为女性的“子宮”。所说杯中的“血”,则不是“血液”的血;而是“血脈”的血。到底他是问过达芬奇吗?还是他说了“算”,他就是达芬奇的现代代言人!?
  最后,画中的构图,以马利亚和耶稣中间凹入,二边向上形成一个“M”字,代表着“马利亚”和“婚姻”的意思!我的天呀,亏他想得出这个玄机!就用他这种说词,就证明“耶稣与马利亚有婚姻关系”吗?

最后晚餐画中的“圣杯”

   当耶稣钉十字架之前,祂与门徒聚在一起,守“逾越节”。这是犹太人的大日子,记念神如何将他们的列祖,从埃及为奴之地拯救出来(马太福音16; 马可福音14; 路加福音22)。
   席间,耶稣拿起“饼”来,祝了福,就擘开递给他们(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他们都喝了。耶稣说:“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神的国里喝新的那日子。”(马可福音14:22-25)
   犹太人的五旬节,有虔诚的犹太人,从天下各国来到耶路撒冷守节。忽然间从天上有响声下来,这响声惊动了来守节的群众,大家都聚集起来,使徒用起別国的方言,传起福音,说起神的大作为来。当时群众听见使徒的见证,觉得扎心,领受使徒的话,悔改认罪,接受主救恩的有三千人。这就是:五旬节圣灵降临,新约教会诞生初熟的果子。这批教会初生的婴孩;“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训,彼此交接,擘饼,祷告。”神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他们。那时候的教会,沒有公用的经典,礼仪,制度;有的就是使徒的教训。教会的生活十分简单,过着分享财物,同心祷告,敬拜讚美的教会生活。最独特的就是一起用饭;在用饭的时候,例必“擘饼”,这就是当日耶稣“最后晚餐”吩咐他们遵守的。使徒教会每日在一起用饭,用饭时“擘饼”,就是今天教会所举行“圣餐”(或叫主餐,主的晚餐)。每次用圣餐中举“杯”记念主,並沒有什么特制的“杯”,都是普通用来饮水的杯。用意只是“毋忘主恩”—为的是记念主。
   使徒保罗传福音到外邦,建立外邦教会,他对哥林多教会说:“我当日传给你们的,原是从主领受的,就是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哥林多前书11:23-25)
   从起初耶稣设立圣餐,到初期使徒教会遵守实行,再到外邦教会延续,沒有一处有改变原本主餐用意的说法和解释。
   曾有一次,耶稣用五饼二鱼餵饱五千人。次日,有许多人再去寻找耶稣。耶稣就讲了一些令群众无法明白的奧妙真理。祂叫群众不要为那会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不能坏的食物劳力。祂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约翰福音6:53-57)主耶稣这一番不容易明白的话,是指着什么说的?当时听见的群众是无法理会。因此,很多人就散开走了!甚至有些原本跟随主,有意作主门徒的人也都离去不和祂同行。耶稣回过头来问十二个门徒说:“你们也要去吗?”西门彼得说:“主呀,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跟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圣者。”(约翰福音6:67-69)
   彼得的回话,正是对耶稣所说:“吃我肉,喝我血…就有永生,常在我里面…末日叫他复活…”的一种领悟。他一语中的的总结为“生命之道”我们已经“信了”。“血肉”是生命的实质,说明耶稣为我们赎罪而舍了自己生命的事实;我们用“相信”来接受这个事实,就是“吃肉喝血”的本意。如此,接受此道的人,就有“永生”,这就是今天我们再三強调的“生命之道”。
   回到主耶稣设立“圣餐”的时候,採用同样的原理,用“吃肉喝血”来说明记念祂舍命赎罪的救恩,哪有什么“圣杯”的密码,与抹大拉马利亚扯上婚姻关系。若要讲“关系”,只可以用来表明“基督徒与耶稣的关系”了。(待续)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福音荒原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茂盛 ✍郭端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台湾橫贯公路 ✍郭端

寰宇古今

简介爬虫学 ✍天涯过客

点点心灵

纸窗 ✍湮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