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9-10-01


天有二日的年代

稽谭

 

  辛亥年八月十九日(1911年十月十日),武昌新军起义,光复了武汉三镇。这是自太平天国以来,最严重的变乱。
  衰弊的清廷,真的震惊了。接下去的一个月,中国的政局,起了风云变化。
  溯自洪杨起事,满洲八旗兵的不堪用,已经明显;曾国藩(1811-1872)等的乡勇团练,挽救清廷於危亡,也成为地方武力的源始。接下来洋人的侵侮,激起中国的自強,派遣留学生往日本学习,各办学堂,並组织新军。这样,革命的种子,深深埋藏在军中。会当四川因修筑铁路,激起民变,政府调北洋新军到武昌,以备进行镇压。


黎元洪

  十月十日,新军的工兵营和炮兵营兵变,只有约二千人,攻打总督衙门。总督棄职潛逃。军人強迫黎元洪(1864-1928)任湖北总督,並宣告独立。
  那时,清廷的官员们,对新军号令不行;唯一有威望的将领,是告病退休在家的袁世凯(1859-1916)。因此,十一月十一日,朝廷不得已任袁世凯为內阁总理大臣,对付叛乱。他本可督师进剿,消灭微弱的革命武力,但精明的袁世凯,只使用军力克复了汉口和汉阳,然后停兵等候粮饷供应。
  当此时,革命的领袖孙中山(1866-1925),远在美国。国內的军事领袖黃兴(1874-1916),致电袁世凯,称众望所归,宜为大总统。但袁在此时有其不能接受的理由。


醇亲王载沣

  壬子年,北京的皇帝坐在宝座上。那是大清的小皇帝宣统三年。他还只有七岁,当然是要有人辅政,摄政王是醇亲王载沣(1883-1951)。
  壬子年,在南京也有人登位。
  那时,表示独立的督抚,湖北的黎元洪以外,十月二十二日,湖南焦达峰(1887-1911)都督,领先宣布独立;十二月二十七日,四川都督蒲殿俊(1875-1934),是殿后的一位;到十二月二十九日,有关內十六省的代表集会,其中有满清旧臣改归革命阵营,有新兴的地方势力,只少数是革命党人;还跑出了一个“沪军都督”陈其美(1878-1916),此人浙江籍,机诈伶俐,有江湖气,在上海聚集了些帮派分子和工人,阴谋武装排挤同志李燮和(1873-1927),算是有实力人物,不服江苏的辖制,自称为“沪军”。


孙中山先生

  191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南京施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选举。孙中山先生以十六票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黃帝纪元4609年(壬子)十一月十三日,即1912年一月一日,上午十时,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宣布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改行阳历。
  新的国旗以红,黃,蓝,白,黑五色等宽的橫条,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西方同情中国的人士,乐观的比为“希望的彩虹”。章太炎(1869-1936)也满意这国旗,到他在1936年崩逝之前,遗言以五色旗盖棺,表明不承认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


五色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国歌则採用庄严典雅的“卿云歌”,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老的歌曲。有人说是章太炎的选择,其实是临时众议员汪荣宝的提议:

卿云烂兮
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如果真是天有二日,则其中之一已日薄西山,另一个卻是杲日初升。


袁世凯

  在北京,清廷陷於混乱。满族贵冑,表示卫护皇帝,但无兵无钱,如何卫?如何护?身为总理的袁世凯,请满清亲贵输款以充军费,显然是知道当年明朝末日的时候,崇祯皇帝作出同样呼吁,今天富有的满洲贵族们,肯解囊捐输的也颇为寥寥。袁世凯有他的理由,是要在与南京政权议和的时候,该让官僚们知道战比和难。
  满清的亲贵,看出袁不是忠烈死节的奴才,十分恨他,因此,有人谋炸死袁,但袁得脫难。
  汉军的将领们,有的表示反对共和,如冯国璋(1859-1919),张勳(1853-1923)等,有的是得袁的谅解或授意,特为表示保皇派仍然有实力,也有的是真实效忠。无论如何,段其瑞等将领,表示拥护共和。
  两方面的议和代表,经过磋商,达成协议的条件:改制共和;各族平等,不敌视满族;清帝逊位,卻保持尊号及居住夏宮,新政府礼遇皇室,年俸四百万两。那时,大总统不接受跪拜,逊帝卻接受跪拜,他对臣仆的“御赏”也特別丰厚,当然包括太监们的自助。
  摄政王知道大势已去,被榨取钱财之后,小皇帝得退位还是难免,不如见机下台,情況倒会好些。因此,醇亲王载沣主张逊位。
  二月十二日,满清末代的宣统皇帝正式退位。大清帝国268年统治,到此正式终结。
  二月十四日,孙中山辞临时大总统职,前后只作了四十四天的大总统,是“临时”言之在先,果然不错。
  参议院接受孙辞职,改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临时副大总统。孙通电袁称:“民国大定,选举得人。”这不仅是官场辞令,也可能是孙中山先生的由衷之言。奇異的是,连主要的革命党人,也以为是非袁世凯莫属;他们敬重孙先生,以为他是理想的领袖,也以为他重理想而不夠务实。
  客观的史家评论,中国政局的更迭,既不是由於革命,也不是人民的起义,而是满清的腐败无能,加上潮流的变換,及时而起的袁世凯,善用权术,決定了中国的政局。孙自己看到革命如此成功,在八十三天后,居然在南京建国,一切诚属意外,则以为出於神的预备,是他自己作梦也想不到的。从来沒有执政经验的孙先生和部分同志们,知道前面会有问题,但无法预知问题将有多大。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四月八日,幼稚的共和国,在袁世凯领导之下,召开中华民国第一屆国会。在议院中,孙的革命党人佔席最多,但袁世凯顺利当选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
  十月十日,袁世凯,黎元洪就任中华民国首屆正副大总统。但麻烦並沒有随之止息。


1913年十月十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1915年十二月,袁世凯称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袁迅速的把“责任內阁”,转为总统独裁,无異於皇帝,在刺刀枪影下的国会,成为袁项城公的盖印工具。最后,“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观念,长期的笼罩着中国政坛;领袖之所谓“民主”,实在是为民之主,他们骑在人民头上。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艺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风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儒家社会主义的理想 ✍亚谷

谈天说地

信仰宗教与文学 ✍于中旻

谈天说地

金玉食粮议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相见的渴望 ✍于中旻

寰宇古今

行蹤飘忽的蝙蝠 ✍天涯过客

谈天说地

饶恕与共 ✍于中旻

艺文走廊

思情话意-书法 ✍刘翼凌

乐趣飘送

茶花女歌剧 ✍刘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