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 ✐2008-10-01


问与答

拯救灵魂

 

常听到教会中人说“拯救灵魂”。不知道这话的确切定义是什么—是否人死后灵魂还可得救?是否与“为死人受洗”的教义有关(哥林多前书15:29)?

  许多人会诧異,圣经並沒有说“拯救灵魂”这回事,华人教会起初也沒有,只说“传道救人”。
  “救灵魂”的说法,有两个可能来源:一是借用佛教“超度亡灵”的说法;一是“SOS”的翻译,以至以讹传讹。
  1912年四月十四日,当时最豪华的客轮“铁达尼号”(Titanic),在北大西洋的处女航中,触及冰山,即将沉沒。船长用电报发出新近协议的国际求救信号“SOS—Save Our Souls”。(中译“拯救我们的灵魂”。显然的,在此不应直译,或可译为“救命!”)当那号称不可能沉沒的巨船沉下冰冷的海洋,有1,517人丧命,其中包括约685名船员。
  希伯来文Nephesh和希腊文Psyche,都是“气”的意思。首见於创世记第二章7节:“耶和华神…将生气吹在他〔亚当〕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中文有人译作“活魂”。
   Nephesh可译为“灵魂”,但不尽然。
  最为人普遍喜爱的诗篇中,“祂使我的灵魂甦醒。”(诗篇23:3)是说人“死在罪恶过犯当中”,蒙主拯救得新生命。
  实际上,这同一个字,也译为“生命”。“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利未记17:11)
  这字也可以代表整个人。犹大人想害死耶利米时,有几位长老起来仗义说话,劝阻那些反对的人说:“若治死这人〔神的先知〕,我们就作了大恶,自害己命。”(耶利米书26:19)
  有时这字是指人的肉体说的。如:“祂使心里渴慕的人得以知足;使心里飢饿的人得饱美物。”(诗篇107:9)这里的“心”,原文是“灵魂”,英文为“hungry soul”,现在我们还如此说飢饿的人。其实,说的是外在的身体。
  这样看来,Nephesh並不能统译“灵魂”。同字同译,固然是对的,但不是沒有错的律则,胶柱鼓瑟,反足以害意。
  “身体沒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为也是死的。”(雅各书2:26)
  死亡的状況是灵魂离开身体。雅各的爱妻拉结,生便雅悯的时候,难产而死:“灵魂”要走的时候,还给孩子起名。(创世记35:18)这里说明灵魂离开身体,构成死亡。而给孩子起名,表明还有死后的盼望。
  “那些为死人受洗的”(哥林多前书15:29),是什么意思呢?
  那句话,圣经中只有在此处出现,使徒未加说明,难以确定其意义。有人以为在当时的哥林多,有人代替已经离世的亲人受洗,或是希望可以这样作,表明相信有来生,並以为可以除去罪愆,说是与天主教“炼狱”的观念类似,也不是太远。保罗並不表示同意这样作。也有人以为那是说有些现在已死的人,当初受洗归於主的名,冒了受迫害的危险,是因为相信耶稣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所以才有盼望。不论如何解释,使徒保罗这样引证,为一般同意有复活的证明。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一旦灵魂与身体分开,就是人死了以后,就再沒有得救的可能。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传道救人,是拯救灵魂与身体合在一起的时候。福音书中记载主基督所行所教导的,说明祂关心人需要的方式,是顾灵魂和身体:神“以圣灵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稣…祂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使徒行传10:38)祂不仅发表好的教导理论,也以五饼二鱼,变化供应在旷野的众人,免得他们飢饿昏倒。复活以后,虽然主自己不需要饮食充飢渴,还是在提比哩亚的海边,亲自动手为门徒预备早餐。可见主教导门徒祷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祂也实在赐给他们。
  上中古时期开始,教会流行二元论,以为身体的价值,低於永恆的灵魂。但治病,济贫,医院等慈惠事工,还是由教会发起的。只是当十九世纪,自由派与基要派之爭的时候,基要派诋斥社会福音,也连带排斥社会关怀的行动;加以敬虔主义的流行,教会认为“拯救灵魂”才是正事,不沾世务,才是清高。至於全人福音,就少有提及了。
  其实,看圣经记载,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就证明神並不轻看肉身的价值。主耶稣的事工,使徒们的事工,都沒有二元论的痕跡。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福音派兴起,教会才知道,社会关怀並不是坏事,与社会福音不同,更不必须有社会主义的嫌疑,也就不再有人主张绝对的二分了。但“救灵魂”的口号,还是保存下来,作为历史的见证。(文中旴)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书香阵阵

读书乐:基督教真伪辨 ✍亚谷

点点心灵

归回田园 ✍音凝

艺文走廊

翰浦屯宮的葡萄树 ✍冯虛

点点心灵

大理点石成金 ✍余卓雄

谈天说地

爱邻如己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