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08-03-01


“文士”的“上下求索”

谢锡命

 

  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屈原(约前340-278)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这句话,道出屈原毕生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他不仅关怀他的国家-楚国的命运,而且上至古史政跡,天文星宿,自然现象,宗教信仰,都以其“博闻強记”的个人“智慧”,孜孜不倦地探索之。唐诗人杜甫,以“窃攀屈宋宜方驾”(戏为六绝句)自许;几千年来,无论在屈原之前或之后,凡寻求真理的中国“文士”,也都不同程度,或暗合,或自觉地攀仰屈子精神,与之齐驱,即不但关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实”大事,而且,探索着“形而上”的,属於精神的永恆的东西。
  有一段时间,人们怀疑中国有沒有西方定义上的“哲学”。这不免存有偏见,甚至近乎虛无主义。其实,中国文士,常常是“文史哲”相通。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善观天文地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又是傑出的文学家;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和庄子里的三十三篇,更是天马行空式的发挥人头脑的“奇幻”想像力,去“追本索原”;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宋张载的“天人合一”,以及程朱理学,在这方面的探索,进一步走向系统化,哲学化。他们上追的“高度”,下穷的“深度”,较之希腊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西方现代哲学,在对何谓“存在”,“本体”,“本原”这个哲学的根本问题的回答,並无逊色。因为他们的认识,都只去到一个“极限”-人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极限”,无法登上真理的高峰。所以,按实质说两者沒有差別。纵观古今中外人类思想史,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本体”论,宛如一座座人造的“智慧之峰”。若这“峰”笑那“峰”,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现在,随着经济实力增強,人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复兴以重视“修心养性”,和“天人合一”的儒学为中心的“国学”,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中西合璧,必打造出影响普世的精神“轴心”,建设心灵的“乐园”。这又未免太骄傲,太天真了!
  人们说,哲学是“报晓的雄鸡”,使人明理有智慧,故古希腊哲学家又称为“智者”。然而,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圣经说:“在完全的人中,我们也讲智慧,但不是这世上的智慧”(哥林多前书2:6)。人的智慧均属“世上的智慧”。圣经有一本“智慧书”-传道书,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说:“我就看明神一切的作为,知道人查不出日光之下所做的事;任凭他费多少力寻查,都查不出来,就是智慧人虽想知道,也是查不出来。”(传道书8:17)哲学上的“本体论”,就是属於这个范畴的问题。这不是说,我们是“不可知论”者,乃是要作一个“按着真知识”(罗马书10:2)去寻求真理的“完全的人”。这种“真知识”,能纠正哲学之“逻辑学”与“认识论”的偏见和缺陷,承认人不是“全智全能”,乃是“有所不知”,必须接受圣经里那位造物主的“默示”而“被告知”。祂执问世人和一切世上的“智者”说:“从你出胎,造就你的救赎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耶和华是创造万物的,是独自铺张诸天,铺开大地的。谁与我同在呢?’”(以赛亚书44:24)既然沒有一个从娘肚子里出来的人,曾看过,见证过万物的起源,人怎么骄傲的头脑发胀,失去起码的自知之明呢?


泰戈尔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1861-1941)曾说:“我已攀登那成名的峰巅,发现那里是一无遮蔽的凜冽而不毛的绝顶。导师啊!请在光线消失以前,领我走进靜寂的山谷,那里,生命的收获正成熟为黃金的智慧。”(漂鸟集)诗人富於哲理的话,显然是对“名利”的批判,然对“峰巅”景象的描绘,与哲学家心造的本体论“峰巅”,又何其相似!
  所以这样说,不是对过去人们在本体论研究上的努力,轻率地加以否定,乃是抱着诗人同样的心愿,为了走出“不毛的绝顶”,得着“黃金的智慧”和“生命的收获”。
  我们应大胆地承认,人们靠自己的智慧攀登上的“本体论峰巅”,是“不毛的绝顶”。因为:
那是人用玄言玄语包裹的,虛构的,模糊不清,不确切,不真实的“本体”。
  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这话,道出了一切“本体论”的特证:即越玄越妙,越妙越玄。他们自己进入“卓尔独化至玄冥之境”(西晉玄学家郭象语),用玄语,暗示,比喻的话语来论说描述:或说天地万物的根源是“道”(老子);或说“气聚则成万物,气散回归太虛”(宋张载);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宋陆象山);或说“无极”乃终极之本源(宋周敦颐);或说“气”也好,“太极”也好,总要“先有是理”,“理”才是万物之始(宋朱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像瞎子摸象,各是其是,各非其非,甚至用吊诡的话语:非物非非物,非人非非人,非因非非因,非果非非果,非本非末。读者读之,则恍兮惚兮,如堕煙海,不可捉摸。


金岳霖

  说到“道”,现代哲学家金岳霖(1895-1984)说:“这一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用我多年所用的方法去究研它,我不见得能懂,也不见得能说清楚”(论道)。这些经书,在每个时代都有学者根据现实的需要,各自进行不同的诠释。元代,对道德经深有研究的道教学者-杜道坚(公元1237-1318)指出,不同时代人们对道德经持不同看法,沒有一个公认的统一见解,以至每个时代的老子面目殊異:“汉人注者为‘汉老子’,晉人注者为‘晉老子’,唐人,宋人注者为‘唐老子’,‘宋老子’”(玄经原学发挥)。


冯友兰

  更不可捉摸的是,哲学家说“本体”不会言语,人只能用“无言”来表达它。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经)“本体”自己不言语,人也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人一张开嘴说它,就已经不是它了。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1895-1990)说:“人必须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靜默。”(中国哲学简史)这句话用现代语言,解释了这个“玄之又玄”的逻辑遊戏:对哲学家想出来的“本体”,若说了很多话你仍不明白,他只能用“无言之言”来开你的悟性;对哲学家自己来说亦然,他说了许多话仍意有未尽,所以最后用“无言”来自悟,自足了。这也就是说,“无言之言”,可以遮掩哲学家智慧的“有限”,以便在“靜默”中,显出自己智慧的“无限”。哲学家这样想像出来的“本体”,怎可能是万物之本,生命之源?人怎能凭此安身立命?
  哲学的“本体”论,又把除罪的责任推给人,叫人自己救自己,它不能拯救人。
  新儒学主张者认为,我们古典经籍里,蘊含最丰富,最宝贵的道德教导,是古代文明中永不灭息,永不断绝的思想光芒。这些道德,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上,有普遍的永恆意义。人通过“修心养性”,人的生命可“与天地参”,和天地万物的“本体”相连结,与宇宙合一,有限就变为无限。这种德性从何而来?我们发现,原来全来自人自己。虽然他们说,“人德”是效法“天德”而来,然“天德”是怎样知道的呢?是圣人观天,“格物致知”想出来的。反过来也一样,圣哲们又主张“以德配天”,即圣人们为了政治和社会需要,要建立一种伦理德行准则去教化百姓,就把这些道德规范昇华为“天德”,说它是“天德”的体现。所以“天德”,“人德”,全是人的“德”。这样修炼出来的“人德”,虽有一定的感化作用,但不能使人离棄罪;若夸大其作用,就变为:经典的遗产有多厚,骄傲就有多高,罪性就有多重。虽然亚圣孟子说:“人人皆有圣性”,“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然历史上从未出现这样的奇跡。
  中外古今的智者,哲学家,都想靠人的智慧“上下求索”,去回答什么是万物所本,所属和所归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当今所谓后现代时期,重视科教人文,主张多元化。哲学本体论的研究,打上时代的烙印,既追求满足作为“人”,一个大写的“我”,“肉体”的,“感觉”的“我”在今生的物欲,又想通过对典籍作新的诠释,寻找精神的安慰与归宿。这种努力,也只能像过去的思想家,道德家一样归於虛妄。
  那末,万物所本,万物所属,万物所归的是谁?
  圣经里那位独一的神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记3:14),“我是初,我是终”(启示录21:6),世人“因着信,就知道诸世界是借神话造成的”,“所看见的,並不是从显然之物造出来的”(希伯来书11:3)。当然,也不是人脑臆想出来的“道”,“气”,“太极”,“理念”;
  祂的“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以赛亚记9:6),祂掌管宇宙万物,行事作为“奇妙”(诗篇9:1),但绝非玄妙;
  祂爱世人,绝不容忍罪,但不将除罪的责任推给人,相反,“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以赛亚书53:4),担当世人的“罪孽”(以赛亚书53:11);
  祂是可以认识的。我们沒有见过神,但祂的儿子耶稣“道成了肉身”,来到世间(约翰福音1:14)。祂“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希伯来书1:3)。祂就是“太初”的“道”,“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借着祂造的”,“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翰福音1:1-4)。
  祂赐给世人“福音”,是“永古隐藏不言的奧秘”(罗马书16:25)。祂愿意用诸般的智慧,使“这奧秘如今显明出来”,借圣经“指示万国的民,使他们信服真道”(罗马书16:26)。祂用我们能明白的语言启示自己,我们也可用各族的语言来讚美祂…
  在古代的智者和今日哲学家的“本体”论里,我们看到的只是“不毛的绝顶”;在圣经里,我们卻看到了盼望,看到了主的拯救,看到了永远的福气!体恤人的神,彷佛知道我们“上下求索”的甘苦,圣经告诉我们:耶稣就是那位从天上“降在地下”,为洗淨世人的罪而被钉十字架,三天后复活,“远升诸天之上要充满万有”的救主(以弗所书4:9)。耶稣主动的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完成了救恩大功。人类还要上下求索吗?不要了,圣经说:“这道离你不远,正在你口里,在你心里”,“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马书10:8,9)。
  是的,我们再不要佇立在哲学本体论那“不毛的绝顶”。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导师耶稣,祂带领我们走向-“生命的收获”!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寰宇古今

中央亚细亚—成吉思汗及其苗裔 ✍曲拯民

点点心灵

苦雨.心霁 ✍吟萤

寰宇古今

MASH首创者白求恩 ✍江显桢

谈天说地

閒事 ✍刘广华

艺文走廊

王夫之教导为学作人 ✍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