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07-10-01


秋的再思

谢锡命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刘勰,约465-约532),其中之“物色” 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 。“春秋代序(更替)” ,气候景象变化,影响诗人的情怀 :春日明媚,“悅豫(喜悅安乐)之情畅”; 夏天闷热,“郁陶(烦躁)之心凝(聚)” ;秋高气爽,“阴沈之志远(情思幽深思远)” ;冬天雹雪无边,“矜肃之虑深(思虑严肃而深沉)”。这说法有点机械,但时节的不同,确触发诗人特定的情思。从中国诗史看来,四季里写秋天的诗很多,思想感情显得特別细腻,曲折,丰富。
  一切景语皆情语。詠秋诗题目不同,诗人眼中景致殊異,然都是“秋思” 话语 ,是对 “人生”的“深思” 。若把它们汇集起来,便是一幅情景交融的秋景图,更是一幅人生及人生观的画图!
  秋天,何以能引发诗人如此缠绵的情思,万千的感慨?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这与秋天的特色有关。万物在秋天里变化着,无不染上秋的色彩,秋菊,秋蝉,秋果,秋雁,秋霜,秋水,秋叶…都会给诗人带来创作的灵感。而这大自然的变化,显得特別急促。“一叶知秋” ,接着便是“无边落木萧萧下” ,使人浮想联翩。而且,秋天里万物显现出矛盾,反差的奇瑰现象:一面“是处红衰翠減,苒苒物华休” ,一面是“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一面是“荷尽已无擎雨盖”,一面是“菊残犹有傲霜天” ;一面是百物凋零,一面又是“橙黃橘绿” 果实累累。一去一留,一长一消…秋意显得深长雋永,耐人寻味,促使人对人生探索,沉思。
  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里,秋诗大体可分为“喜秋” 与“悲秋” 两种,前者比后者少。唐诗人刘禹锡(772-842)的秋词二首,是“喜秋”诗的名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淨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黃。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喜秋”诗,描写大自然的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比较乐观的精神。究其思想根源,景色的宜人,有时确能使人流连忘返,暂将忧伤忘淡。或者,诗人本来內心很苦,但故作旷 达,聊以自慰,如南宋豪放派词人辛棄疾(1140-1207)说: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強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卻道天涼好个秋。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然文人多愁善感,常称为“悲秋客”,故“悲秋” 居多。他们写的 “秋思” 之情,表现出迷惘,消魂,失意,怨恨…
  发其端者,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宋玉的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搖落而变衰。

以后,大家步其后尘。一生浪漫,诗酒轻狂的唐诗人李白(701-762),秋天里也会闷闷的“坐愁群芳歇” (秋思);早年丧偶,身处国难,四处飘零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1084-1155),笔底下的秋天,更是“淒淒惨惨戚戚”(声声慢·寻寻觅觅)…这一类秋诗,大多是从个人身世感受去写的。
  将悲秋的思想挖得最深,从整个生命角度去探讨的,当推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1007-1072)的秋声赋。他从“秋色”,“秋容”,“秋气”,“秋意” 诸方面刻画了“秋之为状”。更栩栩如生描写难以捉摸的“秋声”:无远弗屆,“淒淒切切,呼号奋发”,“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脫”。欧阳修由万物盛衰的自然之理,又生出人事忧劳自戕的歎息:“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使少壮时红润美好的容貌“枯槁”,“星星”白发生於鬓垂。生老病死不可抗拒,诗人只可发出无奈的自歎:“人非金石之质”,为何“欲与草木爭荣”?
  欧阳修把古代“秋思”诗的主题推到了高峰。但是,他像世界上一切最有智慧的哲学家,文学家一样,虽把生死朽坏的问题提出来了,但沒有盼望,沒有解決的办法。今天科学昌明,物质丰富,资讯发达,也丝毫改变不了这条生老病死的规律,正如圣经所说:世人沒有“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马太福音6:27)。人们读秋声赋,若非铁石心肠,仍会产生共呜,不寒而慄!
  我们必须作出有盼望,有答案的“秋的再思”。这“思”,不是靠人的智慧,而是靠从上帝来的启示。
  圣经告诉我们,人类因为犯了罪,“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希伯来书9:27);一切“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一同歎息,劳苦”,“指望脫离败坏的辖制”(罗马书8:20,21,22)。这是一切悲秋诗的根源,然而,借着主耶稣在十架上成就的救赎,人类破天荒唱出胜利的凯歌:

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
感谢神,使我们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哥林多前书15:55,57)

展望未来,在我们前面,将是再沒有衰残,再沒有凋零的“万物复兴的”美好时候(使徒行传3:21)!
  凭着这得救的确据,人生的道路上,尽管还有苦难,还有眼淚,还有生离死別,我们也不必“悲秋”,不必哀歎,不必绝望。请看圣经里,诗人谱写的充满“盼望”的“秋诗”:

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
这人便为有福!
他们经过流淚穀,
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
並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穀。”
(诗篇84:5-6)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云彩生活

简易食谱:蓝莓松饼 ✍民天

谈天说地

李宗吾和达尔文 ✍于中旻

点点心灵

那一捧滴翠的笙 ✍音凝

艺文走廊

安然躺下睡觉 ✍小蒋

寰宇古今

谁先发现美州? ✍刘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