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07-03-01


时来误笔出名家

何鹰

 

  中国字画古董收藏家叶先生日前由加拿大到港不久,以过万港元购下高剑父手跡一幅,随后约我酒楼茶敘,言谈间展示手机中的高氏墨宝如下:

  时来秋雨满江楼
  归日春风渡客舟
  回首荊南天一角月明
  吹篴下扬州
  菉宋诗一截
  剑父(印)

  注:“篴”,古“笛”字。“菉”,收纳,通“录”。“截”,截取。律诗一首八句,含两首绝句之平仄谱式。后人以为绝句乃截取律诗之半而成者。故“一截”者,一首绝句之谓也。
  高氏录此“宋诗一截”,无诗题,也无作者姓名。
  一看之下,录诗中起句头顶二字“时来”,显得大失雅趣。照其诗局观之,此前联应是对仗的。故“时来”若改为“来时”,“来时秋雨──,归日春风──”,对仗不就更完美么?本文作者才疏学浅,一时找不出诗题及作者姓名来。要証诸谬误,惟有请教高明了。香港中文大学王晉光教授迅速提供了答案:高氏手“录宋诗一截”的题目是:荊南別贾制书东归,作者是南宋人郑起。随后开封河南大学唐诗研究室主任佟培基教授也提供了与王教授相同的答案。由王,佟两位教授所提供的答案证明,改“时来”为“来时”之议论是有诗学理据的。佟教授之来料,更有我得以为此宋诗作注(2)的主要內容。
  宋人郑起荊南別贾制书东归七绝一首,何某不自量力擅加注释如下:

荊南別贾制书东归(1)宋.郑起(2)

来时秋雨满江楼(3)
归日春风渡客舟(4)
回首荊南天一角(5)
月明吹笛下扬州(6)

──注──

  (1)荊南,指宋时江陵一带,今属湖北。
  贾,人姓。制书,古代皇帝命令的一种。凡涉及大赏罚,授官爵,改旧制.赦降虏等大事,都用制书,並规定由中书舍人(南宋正四品朝官)起草划行。
  东归,向东归去福建故乡。
  (2)郑起(1199-1262),初名震改名起,福建连江人,南宋诗人,画家郑思肖(所南)之父。郑起(号菊山)有三山郑菊山先生清雋集存世。
  郑诗荊南別贾制书东归七绝一首,宋诗纪事.卷七七全宋诗.卷三千一百八十九以及千首宋人绝句皆有载,其诗末(合)句“月明吹笛下扬州”,亦见於分韻编排的辞书佩文韻府(清.张玉书等人於康熙十三即公元1675年始编,五十年才完成的鉅著)。佩文,皇帝书斋名。
  (3)“秋雨”,指去年的季节。与下句的“春风”相对应,秋雨后又见春风,为时已过一年之谓也。
  (4)归日,东归之日。此诗作者郑起的福建家乡连江,在“荊南”之东,故言“东归”。
  “来时”之凄怆,“归日”之喜悅,心情两不同也。
  (5)“回首荊南──”,人在归舟向位於西面的“荊南天一角回首”。
  (6)扬州,古九州之一。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扬州,隋,唐,五代为广陵,宋因之。故城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
  江苏扬州之地在北,此诗作者郑起之家乡福建连江之地在南,两地当中有安徽,浙江,江西三省相隔。若照郑句“月明吹笛下扬州”所示之归途,必由西面的湖北江陵(荊南)向东北,取道安徽,北上江苏,南下浙江,再南达福建;另一归途可向东南,取道江西而入福建。福建与江苏,南辕北辙。为何舍近图远?扬州自古繁华,又是诗人墨客行吟描绘之胜地。读以下唐人诗句,亦可知其“下扬州”乃东归必经之途矣。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无赖”,可解作“可爱”。(徐凝忆扬州后联)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禅智山,禅智寺所在地。(张祜纵游淮南后联)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杜牧遣怀后联)梦,美好入迷的往事,情景。
  “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嘹唳”,响亮凄清的鸣声。“楚泽”,形容扬州地区湖泊之多(李绅宿扬州颔联)。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吹”,读仄声(杜牧题扬州禅智寺尾联)。谁还知道,今时松桂飘萧的竹西路(禅智寺前官河北岸的路,因杜诗名世后有竹西亭,后又改为歌吹亭),原来是昔日歌舞吹笛的繁华都会扬州呢?
  上述前贤佳句,后辈郑起必已熟读过的了。故他化而用之,吟得“月明吹笛下扬州”,为后世所激赏,又成了千秋绝唱。
  诗写作者西向宦游“荊南天一角”,来到江楼之时,正遇着凄凄秋雨,离乡別井至今已经一载了。终有幸东归,人舟轻渡。向贾制书告辞,友情依依。但回首前尘,客无遗恨。更难得春风作伴,何妨趁月明之夜,在船上吹着笛子,浮江而下扬州,那是休官还乡途中,兼程不远千里而至,吟赏斜阳竹西路,畅遊淮左古名都,极尽风流儒雅的一桩人生乐事啊!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信念的重要 ✍于中旻

寰宇古今

说真话的华拉 ✍史述

寰宇古今

富而能足有百祥 ✍史述

寰宇古今

那一汪浓郁的色彩 ✍音凝

点点心灵

看你的母亲 ✍吟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