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飘送 ✐2006-12-01


柴可夫斯基 Pyotr Ilich Tchaikovsky

稽谭

 

  提起当节的芭蕾舞剧胡桃钳The Nutcraker),自然想到的名字,就是彼得.柴可夫斯基(Pyotr Il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他是俄罗斯芭蕾舞的近代创新者。他的三部著名作品:天鹅湖Swan Lake, 1875),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 1890),和最后的胡桃钳The Nutcraker, 1891),在此类作品中,至今仍然无与伦比。
  1840年五月七日,彼得生在沃钦斯克(Votkinsk今属Udmurt),在莫斯科东约七百哩,父亲是那里政府矿区的总监,並统辖约一百哥萨克(Cossack)兵,颇似小土皇帝。他们住在一幢大屋中,有多名佣仆,可算中上阶层。因为女主人是半法国的胡格诺派(Huguenot)血统,而当时的高尚人家都流行法文,家中请了一个法国女管家,教导孩子。虽然父母对音乐有兴趣,但谈不上喜欢,更不能算了解音乐。
  彼得自小敏感,易受激动,后来发现有癫閒病,並发展为幻听幻见。那时心理学尚未发展,难以处理这样的情況。
  在他六岁的时候,家中自圣彼得堡带来一个音乐盒子,有莫札特等人的音乐。其余的孩子们,都沒有太大兴趣,但彼得为之着迷,反复注神的听,並能夠在钢琴上覆奏。


年青时代的柴可夫斯基

  1848年,柴可夫斯基家移往莫斯科。两年后,又迁徙到圣彼得堡,当时的首都。十岁的彼得,被送进法科先修学校,然后学习法律,期望能有政府的铁饭碗。
  1854年,他所爱的母亲死了。十四岁多愁善感的彼得,受到很大的伤害,几乎难再活下去。但他继续修法律,在校中,学习歌唱,和声,钢琴等一般音乐科目。
  1859年,他离开学校,到司法部服务。工作表现,还差強人意,只是他会心不在焉,渐多倾向音乐,自己研读作曲。1861年底,在写给他姐姐的信中,自称对音乐有“优異的天才”,觉得如果不向那方面发展,是愚昧的。那时,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设立了,是俄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创立人钢琴家罗宾斯坦(Anton Grigoryevich Rubinstein, 1829-1894),还有波兰作曲家兼小提琴演奏家文瑙斯基(Henryk Wieniawski, 1835-1880),及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教师莱思泰基(Teodor Leszetycki, 1830-1915);彼得入学作部分时间学生。
  1863年四月,彼得以为应该尽量培养发展“神的恩赐”,经过长久考虑,辞去安定的职业,专一从事音乐。罗宾斯坦不赞同任何孟德尔松(Mendelssohn)以后的近代音乐;但彼得喜欢且取法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和华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 1813-1883)。罗宾斯坦记得,当他要学生就某一主题作十二个变化的时候,柴可夫斯基的作业是二百变奏。当罗宾斯坦的弟弟尼克莱(Nikolai Rubinstein)在莫斯科设立音乐学院,教授阵容缺人,於1865年,延聘尚未毕业的柴可夫斯基去任教。他於次年才毕业,並获银牌奖。
  柴可夫斯基的初作侍婢舞Dances of the Serving Maids)弦乐交响曲,1865年首演,由小史特劳斯(Johann Strauss the younger)指挥。
  他曾有过精神崩溃,初教课时,甚为紧张;不过,后来证明是个好教师。


柴可夫斯基的老师
Anton Grigoryevich Rubinstein

  他的第一交响曲,约作於1866年,不能得他严格的老师罗宾斯坦赞同;经过大加修改,还不夠满意,延至1868年二月始行首演。他的第一歌剧沃涯渥达:沃尔加河畔之梦The Voyevoda: Dream on the Volga),始於1867年暑假期间;1869年二月演奏,听众反应良好。
  尼克莱.罗宾斯坦,对柴可夫斯基的交响诗罗密欧与茱丽叶Romeo and Juliet)期许甚高。但在1870年三月演奏,反应平平。
  从1868年,柴可夫斯基访问西欧,他的作品在那里受到注意。屡次欧洲之行,都甚成功。
  1871年,柴可夫斯基个人的弦乐四重奏演奏,报纸加以讚扬,正享盛名的小说家,诗人屠格涅夫(Ivan Sergeyevich Turgenev, 1818-1883)也临场。


俄国文豪普希金

  1876年十二月,莫斯科的麦克夫人(Mme. Nadezhda von Meck),是有名家道富有的人家,新近丧夫,第一次邀柴可夫斯基作曲。他写了第四交响曲,题献给她。次年春,在创作进行中间,他忽然想到作歌剧,根据俄国文豪普希金(Aleksandr Pushkin, 1799-1837)的傑作,长诗小说幼正.厄尼金Yevgeny Onegin)编写;原想模仿拜伦的Don Juan,为柴可夫斯基最成功的作品,也带给他最大的麻烦。
  1877年五月,厄尼金演出后不久,因为剧情刻画太生动,柴可夫斯基受其影响自疚,以为自己是剧中人,冷酷拒绝女主角泰田娜(Tatyana)的爱。二十八岁的安陶妮娜(Antonina Ivanovna Milyukov),是音乐学院的学生,自拟为泰田娜,给他写信。柴可夫斯基不愿她因失意自杀,明知沒有爱情基础,於1877年七月十八日结婚。
  婚后,柴可夫斯基宁可与他的姐弟在一起,避免跟安陶妮娜相见。到九月二十三日,他的歇斯底里症发作了,跳莫斯科河自杀;但河水只深及腰。他逃到圣彼得堡,在那里,两天不省人事。他的妻子同意离婚。他到日內瓦湖畔,租一所別墅休息。以后,再沒与他的妻子见面。
  关於他婚姻的问题,有人以为有关流传柴可夫斯基同性恋的丑闻;那时,同性恋被认为低鄙的罪恶,不堪言宣,婚姻是为了掩盖,婚前双方达成相当谅解,但实施並不如理想,以致造成对他的打击。


麦克夫人

  柴可夫斯基与麦克夫人的关系,是十分特殊的。他把她当作所崇拜的法国女管家,早年失去的母亲,和另一位姐姐,过於一般的異性朋友。从1876年,开始通信;他们很敞开和绝对诚实的互诉心事,但彼此同意,不要见面。这样,他在她心中的形象,是理想的诗人,剧作家,不是本人。麦克夫人则供应柴可夫斯基年金18,000法郎-这在当时是很可观的数目,他得以维持舒适的生活,随意旅行,他也借住过麦克夫人空置的別墅。如此持续了十四年,到1890年,因为麦克夫人自己染病沉重,她一个儿子又死了,通信和年金停止。柴可夫斯基在经济上已相当富裕,不再需要资助;但失去这样的友谊,又使他非常痛苦,在呓语中,一再重复喊她的名字。

  1890年,他的歌剧黑桃王后The Queen of Spades),也是根据普希金的作品,在圣彼得堡首演非常成功。次年,完成了芭蕾舞剧胡桃钳
  1892年和1893年,忙碌的作曲和演奏,更多的成功,更高的声誉,带他旅行欧洲和美国,英国。剑桥大学授予他音乐博士。
  柴可夫斯基外面生活舒适,內心卻沒有平靜。
  1892年,他在莫斯科近郊的克林(Klin),买了一幢宽敞的房子,可惜住了不到一年,就逝世了,后来成为柴可夫斯基博物馆。


柴可夫斯基博物馆

  柴可夫斯基最后的作品,是第六交响曲。作於1892年。主题是人生的进程:以沉缓的葬礼开始,低音独唱,成为主调;第一部是青年的热忱,自信,活跃,意气奋发;第二部是爱情;第三部是失意;第四部低沉,缓慢,结局是靜默,死亡。
  他自己对佈局结构很满意,知道将成为他的傑作。完成以后,将要送交出版。柴可夫斯基想,总不能叫“第六交响曲”吧?他考虑:或者该是“进程交响曲”(Program Symphony),不过,难以叫自己满意。就在那时,他的弟弟摩第斯特(Modest)来了。摩第斯特建议“悲剧”(Tragic);他仍在踌躇难決中,摩第斯特离去。出去以后,摩第斯特忽然若有所得,再回来向彼得说:可以叫“Pathetique”。彼得说:“伟大,摩第,是了!”立即写下Pathetique Symphony悲怆交响曲)。

  1893年,柴可夫斯基从英国载誉归来,埋头准备演出。柴可夫斯基指挥,十月末,在圣彼得堡首演。但听众的反应十分冷淡,他深感失望。十天后,彼得.柴可夫斯基离世。
  外间传闻,他的死因是由於演出失败,灰心自杀。不过,据他亲密的弟弟,传记作者摩第斯特说:十一月二日,他感到不适,消化不良,並且失眠。他与摩第斯特和共进午餐,当时霍乱在圣彼得堡流行,柴可夫斯基喝了一杯未经煮沸的冷水;几个小时后,即剧烈发病。他自己说:“这是死亡!”到十一月五日晚间,召教长来作临终祷告,他已经不省人事。次日早晨,他结束了悲怆的一生。
  柴可夫斯基被认为是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爱自承是东正教信仰,但不像韩德尔(Handel),巴哈(Bach),或海顿(Haydn),缺乏那种洋溢的喜乐,或磅礡浩大,使人敬畏的气势。他主要作品,所流露的,可说是悲怆的人生;他的最后傑作,颇有自传色彩,仿佛是传道书的缩影。其实,那智慧的王早就说过:从财物和娛乐中寻求喜乐,“都是虛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传道书2:8,11)人所需要的,是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在祂旨意中生活,荣耀祂。但我们看不到他有这样的证据,那一时代的音乐家,也同样给我们失望。音乐表现时代,也影响时代,我们听到了走入二十世纪的序曲。世人欣赏他,因他真实的描述了人生的空虛,他们都可以体会的到;不过,他沒提供治疗的方法。
  大卫是“作以色列的美歌者”(The sweet psalmist of Israel),与他敬畏神,得闻天韻不无关系(撒母耳记下23:1)。大卫的诗中说:“在你〔神〕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篇36:9)中世纪以降,西方卓越的音乐家,多自圣经取材;后来者,似乎失去了这样的智慧,所以只能以自我为中心,发洩自己,娛乐人,而不能造就人,是很可惜的事。圣经说到离开神的结果:“〔你们〕离棄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利米书2:13)
  深盼基督徒音乐家,能夠传扬上面来的信息,像大卫一样,以琴韻驱走邪魔,带来使人心思清醒的和风。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金玉食粮议 ✍于中旻

书香阵阵

一本影响我最深的书 ✍灵犀

谈天说地

复活主的三现 ✍凌风

艺文走廊

这一天 ✍淡泊

云彩生活

偏方治大病─关节炎 ✍烝民

点点心灵

男人.上帝 ✍余卓雄

书香阵阵

读书乐:释经讲道回忆录 ✍于中旻

云彩生活

称心园艺:倒掛金钟,吊钟花 ✍余暇

点点心灵

含笑归去 ✍王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