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心灵 ✐2006-09-01


台北大同街

蓝采

 

  每年七,八月是学子最盼望的暑假,在我国小四年级的时候,也曾经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暑假生活。
  那年暑假,早就离乡在台北奋斗的父,母,把我跟弟弟从老家接到台北团聚。也因此展开我在台北生活十五年的永恆记忆。
  租屋的地方是一栋老式的木制日式二楼建筑,一,二楼总共住有十三戶。住戶间最大的相同点,都是由南部北上奋斗的乡下人,大家年龄都差不多,大致都是从事劳力工作;小孩年龄也都非常接近;或许同是离乡背井的关系;虽然来自不同县市;但感情卻像一家人。
  每个住戶房间的格局都大同小異,五坪地不到的空间,大家共用一个廚房,一间卫浴。洗澡时用脸盆排队是当时很有趣的画面呢。

  最初对台北的繁荣印象,其实是跟同住的小孩到处“冒险”而留下的。狭窄的房间岂能关得住我跟弟弟这两个成天在田野嬉玩的乡下孩子,沒有多久,我们很快的就跟同住的小孩玩成一片。
  当时大约有十几个玩伴,大家除了常在一起跑去附近学校玩球外;最新奇的莫过於跟着房东儿子到处“南征北讨”。
  也许土生土长的关系,房东儿子对於台北的路況可算是了若指掌,他的点子跟花样又多,大家在他的领导下,的确也展现“冲锋陷阵”的冒险精神。每当午餐过后大人午睡时,便是我们集体行动的时候,一行十几个浩浩荡荡,总是要玩到尽兴才甘愿回家。

  当时圆山动物园跟隔壁的儿童乐园,都隶属台北市政府,一张门票五元,两个地方是相通的,就如同现在遊乐园的一票玩到底。对於我们这群几乎沒有零用钱的小孩来说,五元简直像天文数字;但是在房东儿子的带领下,我们卻好几次“偷渡”成功呢。
  由酒泉街一条小巷子,可通往圆山动物园的后山,翻过后山后,就是基隆河,只要涉过一小段河域,就能找到动物园的后围牆;围牆不高,很容易攀爬进入的。
  十几个全身肮脏的小孩,在动物园里閒逛,的确引来不少眼光。那时美军俱乐部还在时,动物园里常有外国遊客,也许人多势众的关系吧,对於这些“阿肚仔”,我们不但不感觉羞涩,反倒是以生硬的问候语“哈囉”来跟他们示好,讲完大家哄堂大笑时,每个人也由那些外国遊客手里接到一片口香糖,那是我生平吃到的第一片口香糖,也是我对口香糖最原始的记忆。


圆山大饭店

  圆山大饭店也是我们经常“蒞临参观”的地方,当时还沒有现在这栋地标式的大楼,旧址好像是在圆山的半山腰。巍峨的宮殿式建筑,美轮美奐。附近松林幽径,草木扶疏;夏日的午后,蝉鸣的声音震耳,麻雀更是在天空中,树梢上飞翔。
  我们一行人总是在小径上奔跑,或是制作简易弹弓射击小麻雀,玩的不亦悅乎。有时更是站在大饭店前排排站,看到那些进进出出的“黑头车”跟车上那些穿着华丽的大人。小时候对物质生活还不是很敏锐;更不懂得何谓上流社会。单纯的思维中,不觉得站在大饭店前会显得我们是多卑微的一群,只是基於无聊跟好奇的动力使然吧。当然,我们不会引起任何骚动,但是卻引起门口守卫的注意,好几次的驱赶,大家边做鸟兽散,还不忘记回头跟那位阿伯吐个舌头,扮个鬼脸。
  这种被守卫追赶的画面,也经常发生在第一百货公司內。记忆中应该是在中华路附近吧。我们有时会沿着延平北路,或是重庆北路,大伙毫无目的的閒逛,最后找到这应该是台北唯一的百货公司。
  吸引我们的並不是那些櫥窗的高贵货品,而是大厅中间那座自动上升的电梯。对於这新鲜玩意,大家玩了第一次好像就欲罢不能,坐电梯上楼,下楼,上楼…。反覆的举动,当然要引起守卫不悅,难逃被追赶的命运。
  对於流行歌曲的认知也是在那个时候。
  早期沒有“电视”的时代,大家的娛乐大都是来自“啦机喔”。因为频道有限,收听的节目不外乎广播剧,歌仔戏…等。
  还记得房东太太,一个秀丽脫俗的女人。听大人偶而提起,房东太太出身台南望族,曾经受过高等教育。但不知道什么缘故,在生了三个小孩以后,就开始变的疯疯癫癫的。当时她的家人为了安抚她的情绪,所以在她的房间添置一台“四声道”。由早到晚,音乐从不间断。说也奇怪这招的确让房东太太的疯癫症沒有再发生过,虽然她偶而还是会语无伦次,不过,大部分的时间卻是安靜的。
  刚开始对於“疯子”产生的畏惧,到最后被那些好听的歌曲吸引,沒有出去玩的时间,我开始卸下心防,喜欢探索那音乐发声的地方。
  房间里的唱片琳瑯满目,记忆中最近还活跃在歌坛上的歌星,在当时都已经开始发片。刘福助的“安童哥买菜”,谢雷的“蔓莉”,姚苏蓉的“像雾又像花”,郭金发的“老长寿”。还有一些早期相当有名的台语歌星,例如:张淑美的“送君情淚”,洪七弟的“哀愁的火车站”,郭晉淮的“黯淡的月”,黃三元的“素兰小姐要出嫁”,林峰的“旧皮箱的流浪儿”等。
  因为唱片有歌词的关系,从那时候开始,我真正接触流行音乐,並照着歌词随唱片胡唱一通;事隔将近至今,那时候会唱的歌到现在都还能琅琅上口。也因为这缘故,在我有经济能力以后,也开始搜购喜欢的唱片,由早期的一张台币九元到一百多元为止。
  台北大同街早已经成为历史名词。随着都市计画,那些日式建筑在民国七十几年已经翻修成一栋栋的大楼。当时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一群也在当时各自随着家人搬离而沒有了联系。
  一晃眼,将近四十年的岁月。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屋顶 Roof ✍郭端

寰宇古今

大卫王宮廷的喋血政变(一) ✍音凝

艺文走廊

印章的印象 ✍亚谷

点点心灵

花解语 ✍余卓雄

艺文走廊

怎堪留春住 ✍湮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