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报 eBaoMonthly.com
寰宇古今 ✐2007-08-01


山妖水魅夜桂林

张纳新

 

  刚到桂林的晚上,听说印象中的那个山水小城有了很大变化,半信半疑,就依言去市里转转。


夜桂林

  车一进市,就发现所说的灯光工程确有效果,原来黑漆漆的,现在全亮了。桥是彩色的,山是彩色的,路灯密集,各条路上的路灯又式样不一,确是有点意思。
  然而从山水的角度考虑,或许減掉二分次一的灯会更合适。夜嘛,最好还是要有点神秘感,弄得灯火通明的,好像故意给山水涂脂粉,施浓妆,只是装扮出来的热闹。素靜或绚丽,最好由山水自然为之,人工的大红大紫,也太俗气。再一个,对比起印象中黑夜里的山影水声,我觉得山水也是有生命有性灵的,也需要歇息。白天她和那么多的人玩呀,闹呀,到晚上,也该给她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她们放松放松神经,随意呼吸呼吸。当然,现在人们的精力竟然是比山水的精力还旺盛了,所以晚上也让山水打扮得豔丽一些,出来做人的陪衬,这样才有心情,有气氛,也即所谓的有生活质量。
  自然最美。我记得几年前在黎明前跑过黑糊糊的桂林小巷,去爬疊彩山看日出。虽然一切都影影绰绰的,只有隐隐的轮廓,可我真能感受到山的怀抱,山的鼻息和山的心跳,她们确实是活的山水,自在的山水,而不是玩偶和摆设。一位在桂林长大的广州女士也对我说,她记忆中的夜是安靜的:一弯明月掛在天上,山和路一样泛着月光,笼罩着青色,又像黑色,空气如玻璃样透明,世界清清旷旷,到了黎明时分,一种嗓音有些哑的鸟开始断断续续地清唱…


桂林山水


  车在湖边停了,下来步行,路左是杉湖,路右是象鼻山。


象鼻山夜景

  同行的一边介绍,一边嫌灯光太暗,沒有前几天亮堂。象鼻山喷上了一层绿油油的光,像是好莱坞片子里的一头怪兽。博鼇国际旅遊论坛的会场就落在象鼻山下的漓江边,正在佈置,几束酷酷的追光灯白白地射向天空,四处晃动,像是伊拉克遇到了空袭,有些恐怖艺术的味道。把恐怖当成艺术,好像美国的战爭是这样,拉登也是这样。几束追灯合成一束射向天去很是惊人,像刺入苍穹的一把剑,夜晚的雾气漫下来,剑光一折射,又有一种七色彩虹的柔姿。不知怎的,我想起了近几天所看的张爱玲的霸王別姬。

  我们绕湖而行,从杉湖走向榕湖。
  湖面有遊船驶过,据介绍,那是新近刚刚开始的“两江四湖遊”的船。所谓两江,指漓江和桃花江,四湖,指杉湖,榕湖和另外两个湖。以前,两江是通的,后来淤堵,最近又挖通了,於是封闭的湖水也变成了活水。“两江四湖遊”的特色有两个,一个是水上的桥,一个是水边的景。桥有中式,西式,石桥,玻璃桥,拉索桥等各式各样,还有些是世界名桥的瘦身版,比如金门大桥等。这些桥既实用,又美观。水边的景一种是欧式风情,一种是南宋风味。
  主人介绍说,两江四湖这个项目,填补了夜晚在水上看桂林的空白,遊人反应热烈。总共一小时四十分钟的水程,票价一百二十元,遊人络绎不绝。据说某公司的一把手和二把手也都遊过一次,十分高兴,二把手还说:我提议把总部搬到这里算了!一把手说:把总部搬过来不现实,还是在湖边买栋房子,把家搬过来吧!他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人物,能如此兴奋,足见其吸引力。
  当然,对於这桥和景,据说当地政府还是有不同反应,否定者认为桂林应该搞民族特色,不应该搞中西大杂烩;肯定者认为把中西建筑放在桂林山水里,是创新,是塑造桂林国际化旅遊城市的形象。桂林民间也盛传一种说法:以前的晚上哪这么靓过?搞这个工程的领导就是贪个几百万的,也沒关系,也有功。
  我的感觉是,桥的线条,灯彩的确不错,但相对於別的,我倒更喜欢倒映彩光的水的姿态,那波光里的豔影,让人不由得想起阿姆斯特丹和威尼斯,想起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和徐志摩的再別康桥。
  走过阳桥,九星桥,双桥,又发现桂林的一个变化。过去,桂林是把好看一点的山,好看一点的水全圈起来收费,现在大多免费开放了。各个景点之间还有红色的穿梭巴士,也是免费。桂林人民天天就生活在这样的公园里,不错。
  但是,这样的湖光水色最好安靜一些,现在太喧闹了。还有随处可见的民工,紮堆坐着,躺着,在精致的水亭,曲廊里,恍若刘姥姥带着全村人来逛大观园,精致里充斥着粗俗。
  到了榕湖,找了个安靜点的地方,在石板路边小坐一会儿。树枝伸得比遮阳伞还低,很有情调。
  桂圆茶甜甜的,湖边散坐着一对又一对儿,遊船在夜色里隐隐地划过去。这样倚着白木栏於湖边坐着,身心放松,腾起一股久违的閒愁,觉得这样一个谈情的氛围,不做做美梦,对不起这景。
  於是暗暗地想,就在如此的湖边吧,天气再冷一些,最好飘些雪花,结了薄冰,湖面再幽靜些,素淨些,和一个冰清玉洁的可心人,围坐在这湖中的石上,谈心,谈情,轻语也好,不语也罢,最美。
  我想理想的桂林山水就应该是这样一幅画-淡淡的,靜靜的,可以是水墨画,也可以是水粉画,但现实中的她,灯红酒绿,有些太妖娆了。


漓江

  时间不早,准备回去。主人为了让我们全面了解桂林的变化,把车又开到灯光最灿烂处转,转了中山路,转了解放桥,转了掛着世界各地时钟的一条街等等。我们看到斑斓的楼,不息的车,永远也不知疲倦的晃眼的灯,还有几堆民工伸长了脖子在看着什么。
  桂林变了,我心里说,变得精致又粗俗。
  桂林变了,我想起那位在桂林长大的女士也这样说,变得太热闹,甚至妖冶,像曼谷的芭堤雅,除了街上沒有橫冲直撞的美国大兵和叼着煙卷的拉客女郎。
  我想着,刚好车又转到象鼻山旁,那紫绿紫绿的怪物的脸似乎在暗示:芭堤雅的热闹是因为人妖,桂林千万不要变成了山妖和水妖。
  当然,也许,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吧?

https://ch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70817

 

©2004-2024 翼报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