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报 eBaoMonthly.com
艺文走廊.诗词 ✐2006-03-01


有关三国人物的诗和联

天涯过客

 

  钻研三国史,兼及历代评述三国人物的诗文,获益良多。现选我印象最深的几篇浅谈一下。

山河百战鼎终分。歎息漳南日暮云。
乱世奸雄空复尔。一家词赋最怜君。
铜台未散吹笙伎。石马先传出水文。
七十二坟秋草遍。更无人表汉将军。


曹操

  这是明朝诗人陈恭尹过邺中(今河南安阳市)之作。此乃给曹操最公允的盖棺论定,表扬他的勳业和文才,但仍要“诛奸雄之已死”,首二句说他身经百战,方能鼎定中原,成三分之业和篡汉之基。辛苦得来留给子孙的基业,亦不长久,像“日暮云”一样的散去了。“漳南”指邺城,在漳水之南,是曹操军事中心。三四两句就是全诗褒贬所在了。曹操遗令死后妃妾仍留居建在漳河上的铜雀台,继续吹笙作乐娛宾,可见得奸雄亦是多情人也。据晉干宝作的“搜神记”,早在西汉元帝时,有人发现在河中石马上刻有曹魏代汉的谶文了。冥冥历数,早已天定。暗示诸葛亮欲以人力胜天,徒劳无功罢。曹操起兵之初,未必有取汉代之的企图,他曾对他的幕僚说:“孤始举孝廉,后为都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言‘汉故征西将军之墓’,此其志也。”,后来功高震主,已成骑虎之势,便为儿孙谋了。自知获罪天下,於是建七十二疑塚,使后人莫知其埋骨之所也。结句颇含讥讽,若早知“採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以“汉将军”终,便清名永垂青史了。全诗结构严谨,给曹操一公平的历史评价。

曾於青史见遗文。今日飘篷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沒藏春草。铜雀荒涼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愿将书剑学从军。

  中唐诗人溫庭筠身世坎坷,屡试不第,空负超世文才,终未有机会一显身手。当他零落飘泊,经过荒涼的陈琳墓时,我们可以了解他那抑郁,苍涼的情绪。开句便谓读了陈琳遗作,从向往而生共鸣,因而感怀身世,若他地下之灵有知,一定说我际遇相同了。四句指出陈琳所托非人,委身袁绍,怜君亦自怜也。塚上石麟已埋沒於春草,即魏武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只留下那铜雀荒台,在暮云深锁中。陈琳后事曹操,转瞬间,君臣同归尘土,是耶非耶?尽是镜花水月,漳水无情,依然是浊浪奔腾,又何必当日哓哓呢?结句言独立苍茫,临风惆怅,我将飘零书剑,投笔从戎,世人未必知我的苦心,異代萧条,惟有向墓门一诉罢。

一坏土尚巍然,问他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塚?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刘备

  成都刘备墓一联笔法雄浑,意境深远,刘备戎马一生,处处被曹操佔尽上风。徼幸找到诸葛亮,方能在天涯一角的西蜀,作一枝之棲,结束了颠沛流离的亡命生涯。后病逝白帝城,尚有墓地供后人凭弔。纵然三分鼎足早已过去了,墓前的石麟古道,令人依稀记起蜀汉文物。而曹操的七十二塚,早已无存。那铜雀台也埋沒在蔓草荒煙中,漳河的浪花,淘尽千古英雄人物。刘备,曹操这两死敌,究竟谁是最后的胜利者呢?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荻。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乃千古绝唱。首二句气势磅礡,“如黃鹄高举,见天地方圆。”一开头便点出东吳之亡了。三四句道出铁锁橫江,也不能拦阻那排山倒海的兵势,长江之险,不足恃也。诗前四句言王濬平吳事,有千钧之力。五六两句便充满人生哲学韻味了。无论人物浮沉,世事变迁,西塞山和粱山夹江对峙的形势是不会改变的。“枕”字是此句的诗眼,颇能描绘出二山对锁长江,山形平臥而非突兀,确是神来之笔。结句是承平不用防江,西塞山的险要再无军事价值,当年的堡垒,渐渐因失修成为破壁残垣,消逝芦荻中了。

  当然论三国史的诗文充塞典籍。囿於篇幅有限,不能全载,只摘以上四篇,都是寄寓国家兴亡,力透纸背的好文章,和各位分享。

 

https://ch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60311

 

©2004-2024 翼报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