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报 eBaoMonthly.com
寰宇古今 ✐2006-02-01


兴衰话天津石家大院

史直

 

  瞬间农历正月将逝。中国幅面广大,各省各乡习俗不同。依北方某些地方的旧习,庆新年是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直到二月二日“龙抬头”,在土地庙前燃放最后一次的煙花方止。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乡人将廚房的灶神口部涂上麦芽糖,於焚香烧纸钱点燃爆竹的剎那间,将它送上天,是为“辞灶”。
   年前债务必须清理,一家大小全体出动作大扫除,並沐浴更新衣,除旧迎新。此后,爆竹声此起彼伏地,直到上元,即正月十五日的“灯节”。此时各宗祠,神庙,孔子庙(清朝改称文庙)日夜开放,供人祭告,上香祈福。锣鼓队,秧歌,高蹻,杂耍等民间艺术不时出现街市。吃饺子(象征银元宝),丸子(团圆),年糕(增高),鱼(有余),此时买不到冻鱼的可取木刻鱼代之。祭祖,象征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拜年,足致增进民间相互间的友谊,孩子们给长辈鞠躬作揖,甚至磕头,收进红包里的压岁钱,具有敬老惜幼,並给孩子们留下平生难忘的回忆,故其意义是双重的。有的人家必逐个门楣上贴着五颜六色剪纸的过门钱,大门上贴好一幅带金箔红纸的门对子。我家在七七事变抗日军兴的前一年的对子上写着:

九重天上恩光远
八福堂前喜气新

   还有,至重要的是逐戶新年必掛好新出版的年画。
  今日已近誉满中国的石家大院,座落天津市郊的杨柳青。杨柳青之久闻於国人者,惟其民间艺术与年画。相传该地的年画初始於元朝,继於明永乐十三年即公元1415年运河畅通之后五彩画始兴,自此出品畅销华北各省,遂成家喻戶晓,备受欢迎的“杨柳青年画”。清末民初,盛时所谓三十六村,画,印,裱与发售,常年从业员及经营者何止千人。到了近代,芦沟桥事变后,兵祸战乱,人心慌慌,民不聊生,销路闭滞。1950-70年代的肃反和文革,此行业已被摧残淨尽,作品不复可见。
   至於石家大院,今日被称为华北第一宅,1993年九月二十二日天津新华社有专电,说是此大院自於1992年起正式成立一间博物馆以来,一年之间已接待过中外来宾十八万人。其院原为天津八大家族之第一家石府所有,佔地七千余平方米,旧宅二百七十八间,建於光绪元年即1875年。经过四年的修复,已具昔日面貌,风格为中轴对称式,四合连套,民俗馆,佛堂,戏楼茶社,院中有院,画栋雕樑,藏有砖刻四百二十件,木刻若干,年画版三百余,其他如花轿,仪仗,花会道具,精美风箏约二百只,及其他艺术品展出。大概全部为封建时代的遗物,资产阶级的玩意儿,今日竟搖身一变成为珍品宠物。近二十年来,中国电影片前后有三十几部的內,外景是借用了石家大院拍摄的。


石府残楼內景


石家大院模型

  本省东谷区有石姓工程师,他是研究污染问题的专家,正为该地石家大院主人的第五世孙。

  石家的祖先来自山东莱州府,今掖县的大瓮口石家岭村,在清雍正年间(1723-35)所经营的海河运输业务鼎盛,到了其前八代祖的石衷一时期,遂定居杨柳青,专事经营运河之间的粮食及货物的运输,並受清政府僱佣负责押送漕粮,例如自河南或淮徐所征北运通州的小麦等。到了干隆末期,石衷一由於年老,偕孙儿石献廷在杨柳青设粮行,此时其子石万程仍在监督运输业。一日,石万程与妻子高氏因河水结冰与老工人在船上过年,暮色苍茫中见一青年女子在岸上泣啼,石氏夫妇心生怜悯,乃加收容,细问之下方知她为一逃亡的满族宮女。高氏本为本镇望族高举人之女,加上此满族宮女之助,致家务井然,上和下睦,竞业奋力,家道日丰,生意蒸蒸,财源也广进了。
  石衷一的孙儿献廷之次子首中武进士,这是石家定居杨柳青后第四代,此后石氏家属中有考取武童,武秀才,武举人之光荣。
  嘉庆六年(1801),京津一带惨遭水災,就天津来说,水患至重,城牆三面倒塌。水淹之处,人民纷相逃亡,此时爭向石家求助。水势退后,官府将水退无主之地出卖,石家粮栈素有巨款,因此在各处购买土地,多至千余顷。

   石家第三代的石献廷生有五子,除其长子早夭折外,四人各领一份产业,自成一家,並立堂号,计福善堂,正廉堂,天锡堂,尊美堂。尊美堂主为最幼的儿子所属,其产业即今日的石家大院。
   石宝珩奉父命兼顾其他三堂之外,他是尊美堂的主人,此堂比其他三堂更蓬勃,后来事业更较持久。他的长子於咸丰末年(1861)中举人,官拜工部,但因父老弟幼,未曾到任,在家助其父经营事业:当舖,土地,酱园,银号,煤炭,绸缎,纱布等业,不幸罹病不治,歿於中年。三子之中,至终以幼子石元仕最出色,风头最健。长兄亡后他遂任尊美堂当家,主持一切,年三十七岁。
   清末有陆树德其人,曾撰文记述1900年八国联军入北京后的民间惨状,其中有:“…此间杨柳青地方有石三爷者,深明大义,毀家纾难,保任桑梓…”。句中之石三爷即石元仕。
  石元仕精明強干,经营不辍,事无巨细,经常赴之,是以业务扩展而稳固。光绪十七年(1891),地方先旱后涝,石家施赈济,放棉衣,开粥场。民国六年(1917)地方闹水患,災民佃戶三年免收租金,加上在天津地方及时所行公益之举,故赢得“善人”之美称。
   石元仕爱好金石,热心收集书画,皮货及古物,因此家藏珍品甚富。石元仕又善交遊,於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及北京时期,联络地方仕绅共商保卫地方安宁之策,自担全部开支费用,既须应付义和团人,又得应付联军。
   义和团成立前有大刀会,溯源於嘉庆年间(百年前)流行於江淮间的白莲教。中国民间迷信日久,白莲教北传至豫北,鲁南,遂盛行民间。光绪二十三年(1897)山东曹州府两名德籍天主教士被杀,德国借口租胶州湾並強征民地筑铁路,因此民间反洋情绪激昂。义和团此时兴起,其中一支曰“红灯照”,童女着红衣,手提红灯,说是能升空,专事烧毀洋宅及教堂。又一派能呼喚西遊记诸神怪显灵,使用法宝来对付洋人。否则,符咒附身,则刀枪不入。清廷被迫将鼓励大刀会的满人毓贤调走,由袁世凯继任山东巡抚。袁首先处決了红灯照的朱姓头目,次宣称义和团为匪,除之为快,並暗中保护西侨。此后义和团在山东受阻,实力北上天津,一时从者达三万人。天津有各国租界,时值內地各省西人被胁迫及杀害的消息频传,市內的清兵,义和团,西人之间几乎无日不发生事故,因此市面混乱,时值1900年春。同年六月,北京东郊民巷使馆区被围攻,西方国家有了借口,遂登陆天津,出兵北京,所谓八国联军,人数不过七百。
   在天津混乱状況下,由於石元仕的努力,杨柳青一带才得保全。其时在天津的官员眷属纷纷避难於杨柳青,石元仕即大开方便之门,除在石家大院招待外,镇上的寺庙全部开放,並搭盖蓆棚收容一般难民,不分穷富。辛丑条约签定后,他获李鸿章召见,亲赏厚礼银一万两。慈禧太后蒙难西安於返宮后,巡视天津一带得一奏章,知石元仕保全地方的功绩,特在北京宮中召见,慰勉有加,赏予四品卿衔。
   天津本为北京的海上门戶,李鸿章曾於光绪初年设海军学堂於此,並建船坞。北方的教育中心原为保定,后来才集中北京和天津。天津方面早期有法政及后来的南开,北洋,天津工商,河北工专,河北女师及天津师范。天津於清末为直隶总督及民初省长之驻在地,兼有各国租界,亦为华北金融之中心,故为达官贵人,军阀,富商及家属之避难,销金,享乐之地。以石元仕之才干与雄心,实如鲸之入大海洋,得意万分。然人生苦短,他在民国七年(1918)庆七十大寿的次年即罹病而逝。石夫人是初任两广后任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族女,故亦出自望族名门,及至她於1940年寿终之时,石家已呈衰落之像。
   事缘石元仕故后,尊美堂事业即由侄儿石作藩领导。民初贿选总统的曹锟是石元仕的姻亲,而石作藩亦素与当时的直隶省长曹锐(曹锟之弟)交好。民国六年(1917)辫子军张勋复辟,段其瑞誓师讨之,紧接直奉大战,冯玉祥倒戈,回京后囚禁曹锟。曹锐当时畏罪自杀,此事震惊了石作藩,而及石家人。
   在军阀爭夺作拉锯式的战爭期间,征的是民粮,消耗的是民脂民膏,结果佃戶吃苦,地主遭殃。石元仕夫人的族人,近戚,包括张之洞的后人,都住天津租界,例如伪满成立之后张之洞的儿子燕卿曾任外交大臣,另一子曾任天津伪市长。石夫人为保自身安全,事变前即迁入天津租界,借便与本家及旧识们接近,此时子侄辈也纷纷率家人迁入。安逸日久与坐享其成的晚辈多缺乏先人奋发有为与经营的精神,但消费並未在逆境下而缩減。
  朝代之更換,內战,重稅,日本侵略和佔领,胜利后的內战,四十年代末期的“解放”,五十至七十年代的肃反和文革。时代无情的巨浪,一波复一波,排山倒海而来,冲毀了尊美堂的石家大院。
   自创业的石衷一开始,石家人迄今屆第九代。从今日石家少年辈上数一两代,所出的精英,战前为国人所知者为艺术界的石挥。人口不旺的尊美堂仅出过几名大学教授和工程师。
   想不到封建时代那“前人种树后人乘涼”的古老理想在今日民主时代还是行不通。石家大院的例子也许是千万中之一罢了,所以见惯而不怪了。
   石家九代自兴入衰历时二百多年,从它看近代历史,也可从近代史来看看石家大院。


杨柳青石家大院

写后加记:

   本文內容曾就商石工程师,经他指知,补充如次。
   1. 取石家大院拍摄电影三十余部之说,应包括电视节目。其中较享誉者应为张艺谋导演的活着,由巩俐和葛优主演。
   2. 石三爷即石元仕,正确。但中举官拜工部不曾出仕,歿於中年者实为二哥石元俊。石家人丁不旺,大哥已於幼年过继给伯父家以便“顶支”,因此他也不属尊美堂即石家大院。行四的石元杰,本文不曾提及,是石工程师的曾祖父。

 

https://ch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60220

 

©2004-2024 翼报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