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报 eBaoMonthly.com
书香阵阵 ✐2005-12-01


读书乐

基督教神学Our Reasonable Faith

Hermann Bavinck著  赵中辉译  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

 

  改革宗教会对於基督教神学学术贡献甚大,其中尤以巴文克( Hermann Bavinck, 1854-1921)和凯柏(Abraham Kuyper, 1837-1920)成就为高,造益世界。
  巴文克是凯柏以后最著名的荷兰改革宗神学家。他在改革宗教会以外,他並不广为人知;原因是其著作不多翻译成英文;伯克富(Louis Berkhof, 1873-1957)的名著系统神学,为深受其惠者之一。巴文克有一本名著神奇妙的作为Magnalia Dei),经美国学者泽亨利(Henry Zylstra)译成英文,命名为我们合理的信仰Our Reasonable Faith)。到赵中辉牧师译成中文的时候,名为基督教神学
  “太初有道的“道(Logos),含有语文上义理的意思。一般英文译本作“WORD”。有译本作“理则”(Logic)。同一字在中文和合译本彼得前书第三章15节,则另译为“理由”(reason- KJV)。

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从这里看见,道即是理;神的道是终极的和基本的理则,缘由。成为肉身的道是如此,文字的道(圣经)也是如此;超越人的理性,卻不违背理性。
  基督徒有责任用文字阐明主道,见证我们信仰的合理性。
  基督教神学本来该是卷帙浩繁的巨著,巴文克写成单一本书,自然是举其纲领,可以供一般信徒来研读。不过,正因其简化了,浓缩了,缩,就不能免其浓,仍有相当程度的艰深,读者不能希望是轻松的读物。这也正是今天教会所需要的:不能只吃奶,更应该吃干粮,才可以长大成人;不能只读零点性娛乐性的东西,更应该对主的真理有系统性的了解,才会得造就,得建立。
  圣经是神向人启示祂自己。从圣经中,我们看到神奇妙的作为,祂永远的计画,而接受成为我们的信仰,这就是神学的根基—使我们认识神。从祂的创造,护理,到救恩的完成,都是神奇妙的作为,都包括在这奇妙的书—圣经里面。
  本书並不像系统神学书籍那样的严肃。由人生目的开始,进而说到我们需要知道神,和神的可知性;然后,说到神的启示:一般启示和特殊启示,这就说到圣经本身。
  在全书二十四章中,前八章可说是总论;第九至十九章,讲到神的本性与工作,其中包括人的受造,犯罪堕落,神的拯救计画,基督的道成肉身,作救主,作中保,並圣灵的工作。第二十至二十四章,则讲到新造的人—其身分,责任,成长,並教会将来的荣耀。
  这不仅是一本神学书,也自然的有其基本的护教信息在里面;不仅是学术性的空泛知识,也对圣徒灵性上的造就,予以相当重视。
  常有人说到以基督为中心,当然是正确的;但卻不以圣经为中心,就成了舍正道而末由。因为圣经是为基督作见证,文字的道和成为肉身的道,是不可以分开的。
  在本书第七章这样说:

圣经並非是启示的本身,乃是启示的描述与记载,从此人可以了解启示。…圣经对於启示並非是人为的,偶然的,武断的与毛病百出的增补,乃是圣经的基要部分。事实上,圣经就是启示的完成,应验,房角石与冠冕。(页76)

  书中特別指出“圣经的自证”:

第一,神时常吩咐祂的先知,不仅用口传佈祂的启示,同时也命令他们笔之於书。…第二,摩西与众先知完全了解这事实,即不但用口传,也用笔记录下来的事实。…第三,在新约中也有这样的见证,耶稣与使徒多次以摩西,以赛亚,大卫,与但以理的名来引用旧约的话。然而他们也常常使用像“经上记着说”…等开端语。…第四,虽然主自己在升天后沒有留下什么著作,但祂卻拣选人,呼召人,训练使徒进入世界作祂的见证人,尤其是在祂复活升天以后。基督借着特殊的恩典与能力来装备使徒从事传道的工作,並且赐给他们圣灵,叫他们能想起基督曾经告诉过他们的那些事,也引导他们能明白一切真理,明白有关未来之事的真理。(页76-78)

  作者深知圣经与圣灵关系的密切。他在第二十章“基督徒的呼召”指出:

基督为了叫我们与祂有交通,並得到祂的恩益,所以祂不但使用浇灌给教会的圣灵,同时也使用为了教诲与引导而赐下的圣经。(页373)

他感到当时教会的危险,说:

还有些人则遵循另一种不同的思想路线。…他们大谈圣灵,卻在人为的改宗信主上,轻视圣经,不给予什么地位。他们认为圣经和传福音,並沒有什么属灵的实质在內,只不过是一种象征而已。(页373,374)

  这似乎也可说是针对时弊。现今以福音派自命的教会,多么需要对圣经和圣灵观念上平衡,多么需要重视圣灵和圣经,也多么需要这本书呢!
  今天的世代,仍然是一个徬徨失迷的世代,许多青年,像奧古斯丁一样,像法国的天才科学家巴斯噶一样,需要满足空虛的心。作者说:

正如巴斯噶(Pascal)所指出的,这里面含有人生最伟大之处与最愁苦之处。他渴慕真理,反受自然的愚弄。他热爱天上的永福,反而恋慕今生暂时的快乐。他寻求神卻在受造物中丧失自己。他本是儿子,反而在異地飘流以放豬为生,以豆荚充飢。他离棄活水的泉源,卻为自
己凿产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利米书2:13)。他好像飢饿的人,梦中吃饭,醒了仍觉腹空;或像口渴的人,梦中喝水,醒了仍觉发昏,心中想喝。(页6)

  一本能供应各时代的书,自然会指出圣经与个人的关系,也与社会有关系,对过去跟现在是一样的。“以色列也像雅各一样,只有当他经历苦难,自己的能力破碎之后,才能夠得到神的应许与赐福。只有借着信心与祈祷的紧抓不放,才能达到胜利。(页57)

  盼望这也是对今代圣徒所说的话。

  最后要指出,本书作者巴文克像许多改革宗信仰者一样,是“非千禧年主义”(Amillennialism)者;是他对末世的看法:这不是不信派否定基督再来的“无千禧年派”。他们信基督再来,不过以为“禧年在基督来时已经宣告,启示录第二十章中的“一千年”,是寓意的,实指一个时期。在福音派和基要派的人中,有前千禧年派,后千禧年派,也有非千禧年派。实际上,二十世纪基要主义的中坚,多是改革宗的非千禧年主义者。(参赵中辉编著最新实用神学名词辞典)神为信祂的人所预备的荣耀盼望,正是无比福分的永世,是靠圣灵持守信仰神奇妙作为的圣徒所得的分。(文中旴)

https://ch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51230

 

©2004-2024 翼报 eBaoMonthly.com